安徽合肥,一男子每次进妻子房间,都需要扫码支付200元。男子与妻子结婚7个月后便

自由的百灵鸟 2025-04-19 18:10:38

安徽合肥,一男子每次进妻子房间,都需要扫码支付200元。男子与妻子结婚7个月后便生子,妻子说是早产,护士一边咳嗽一边说足月。男子最终相信了妻子。后来离婚发现不是亲生子,妻子分得房产的30%。法院认为没有证据表明妻子知道孩子不是男子的。   深夜的合肥,一扇普通的房门前,殷先生掏出手机,对准门上贴着的二维码。微信支付的提示音响起,熟悉的200元又一次从账户里划走。这是他2023年初在自己家里上演的日常场景——要进入妻子的房间,必须先支付200元"门票费"。 这道门不仅仅是横亘在夫妻之间的一道实体屏障,更是这段婚姻中种种反常现象的缩影。殷先生家住安徽合肥,在上海打工多年。2022年初,经由姑姑介绍认识了比自己大两岁的妻子。妻子年轻貌美,举止大方,在相亲场合展现出难得的成熟稳重。 然而,这段姻缘从一开始就透着蹊跷。两人认识不到一个月,妻子就开始不断暗示要尽快结婚。当时22岁的殷先生,没有太多恋爱经验,又被对方的外表和谈吐所吸引,便草率地同意了结婚。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种种细节都暴露出问题:妻子对婚期异常着急,对个人过往也三缄其口。 婚后不久,妻子表示自己怀孕了,必须回老家静养。殷先生虽然觉得时间有些突然,但还是同意了妻子的请求。然而仅仅7个月后,医院传来喜讯:孩子出生了,体重六斤多。这本该是件喜事,却因为一连串的反常现象让人生疑。 当殷先生抱着孩子准备放进保温箱时,一个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正在感冒的护士一边咳嗽,一边说这是足月儿,不需要进保温箱。这与妻子声称的"早产"说法完全相左。面对这明显的矛盾,殷先生却选择了相信妻子的解释,认为是护士因病情影响出现了判断失误。   日子一天天过去,婚姻生活却并未如殷先生期待的那般美满。当他的公司在上海倒闭,准备回合肥工作时,妻子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不仅威胁要给他下药,还坚决要求分房而居。更令人费解的是,妻子在房门上贴了收款二维码,规定丈夫每次进入必须支付200元。 这种荒诞的规定,让殷先生倍感屈辱。作为一个付出了十几万彩礼的丈夫,却要用扫码支付的方式才能见到自己的妻子。回想起来,婚前那些被爱情蒙蔽的细节逐渐清晰:妻子在某些事情上表现出不寻常的"老练",但当时的他已深陷感情,无暇细想这些异常。 就这样,一段始于仓促、充满疑点的婚姻,在层层异常的表象下,逐渐暴露出其中隐藏的真相。而这些,仅仅是这个家庭悲剧的开端。 这段维系在金钱基础上的畸形婚姻,最终因一场变故彻底崩塌。2023年初,殷先生的父亲突发疾病,导致瘫痪。按照当地风俗和家庭传统,兄弟几人商定轮流照顾父亲。然而,当殷先生提出要接父亲来家里住时,妻子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反对。 在这个节骨眼上,邻居们注意到一些异常情况。妻子经常在深夜接打电话,说话时总是躲在阳台的角落,声音刻意压低。有热心邻居曾看到,在殷先生上班期间,时常有陌生男子进出他们的住处。这些细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在街坊邻里间流传。 更令人困惑的是,妻子对孩子的态度也出现了明显的反常。在外人面前,她对孩子表现出过度的保护欲,却在私下里常常把孩子一个人锁在房间里。当有人询问孩子的情况时,她总是躲躲闪闪,转移话题。 面对妻子的强烈反对,殷先生还是坚持将父亲接到家中。然而,父亲来家后的一周时间里,妻子几乎天天找茬闹事,让原本就虚弱的老人更加煎熬。不幸的是,父亲仅仅在家里住了一周就撒手人寰。在料理父亲后事时,妻子的表现更是令人震惊:她在葬礼现场大吵大闹,严重违背了当地礼俗。   这一次,殷先生终于忍无可忍。在一番激烈冲突后,他提出了离婚。然而,等他冷静下来回到家时,发现家中值钱的物品已经被妻子洗劫一空。这个发现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这段婚姻,也促使他带着孩子去做了亲子鉴定。 鉴定结果犹如晴天霹雳:这个相处了十多年的孩子,居然不是他的亲生骨肉。当他质问妻子孩子的生父是谁时,妻子却始终保持沉默。震怒之下,殷先生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妻子返还十多年的抚养费和精神损害赔偿。 然而,法庭的判决结果却让殷先生更加失望。法院认为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妻子当时知道孩子不是殷先生的,也无法证明她存在故意欺骗的主观恶意。最终,法院判决孩子由妻子抚养,妻子需返还5万元抚养费,同时分得家中房产的30%。 这个判决结果在当地引发了广泛讨论。根据《民法典》相关条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同时,在处理离婚财产分配时,应当考虑过错方的责任。然而,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法院似乎也难以作出更为严厉的判决。 就这样,一段始于欺骗、终于背叛的婚姻,在法律的天平上,得到了一个看似公平却让人难以接受的结果。这个案例也引发了人们对婚姻诚信和法律保护机制的深入思考。

0 阅读:0
自由的百灵鸟

自由的百灵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