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含冤19年,埋没19年,直到2018年才得以昭雪,补发了全部工资,他就是购买原

任向前养护说 2025-04-19 18:26:39

他含冤19年,埋没19年,直到2018年才得以昭雪,补发了全部工资,他就是购买原“瓦良格”今辽宁舰的幕后的真正英雄–邵淳。 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的邵淳从文化馆跨行到河北农业银行,又在几年后赶上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一路晋升,平步青云。 1996年,五十二岁的邵淳当上华夏证券的董事长。华夏证券可是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首批券商之一,邵淳刚过五十就能走到这个地步,任谁都会称赞一句他的前半生没白活。 邵淳上任只花了不到两年的工夫,就把华夏证券做到了业内之首,掌握的流通资金三个亿。 如果邵淳没有参与1998年的“那件事”,光是在华夏证券做出的成绩就足以让他后半生冠上“金融巨头”的美称。 然而命运给出的选项总是令人难以抉择,邵淳就在华夏证券的办公室里做出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决定。 这件事的源头要从苏联解体的1991年讲起。众所周知,苏联解体后留下了一堆重工业项目,其中就有瓦良格号航母的半成品。 瓦良格号的设计图纸以及半成品落到了乌克兰手中,此时的乌克兰政府却遭遇了经济危机,拿不出航母建设和维护的经费,于是在国际上宣布即将拍卖瓦良格号。 而当时的中国在航母的建造上还是一片空白,海洋领域的安全又受到了美国的威胁,瓦良格号的出现对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机会,而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必须拿下的机会。 可乌克兰对瓦良格号的拍卖提出了一个条件:这艘航母及图纸不会被拍卖给任何政府,只能由私人接手。 当时的海军副司令贺鹏飞将军为了大局考虑,不惜剑走偏锋,他找到了香港商人徐增平,委托徐增平以私人名义拍下瓦良格号。 徐增平以民间购买名义用1.6亿拍下瓦良格号及图纸,可后续进行并不顺利。不久后一场金融危机让徐增平凑不出瓦良格号的尾款,乌克兰政府见状就要单方面毁掉交易,拆卸瓦良格号。 这场交易的下一个接手人就是邵淳。邵淳不是巨贾,他没有亿万资产,但他是华夏证券董事长,华夏证券的流通资金的调动权就在他手里。 只要动动脑子,就能猜到这件事背后隐藏着多大的风险,违规调动资金可是法律上板上钉钉的金融犯罪,巨大的金额足以把人送进牢房度过后半生。 这件事情不管成不成功,一旦东窗事发,总要有人承担违规操作的后果。 邵淳不是没有选择的权利,相反,是他主动选择了注定要“顶替罪名”的一条路。 在48小时内,邵淳调动华夏证券的全部流动资金以及客户保证金,用赌上后半生的代价凑够三个亿保下了航母。 如果站在理智的角度看,想要做成一件事必须把后果考虑进去,可邵淳天时地利人和一件都没赶上,要想做成这件事,他必须放弃去思考后果。 瓦良格号几经波折,在2002年抵达中国大连港,成了“辽宁舰”的前身,不仅是中国的第一艘航母,也是中国航母建设技术的宝贵来源。 距离此时,邵淳因为遭遇举报,被开除党籍,从华夏证券董事长的位子退下,已经过去三年。 从金融界的佼佼者,到靠女儿接济的无业老人,十九年时光过去,邵淳从未表达过对“那个决定”的后果。 直到2018,邵淳的处分终于被撤销,拿回了“航母突出贡献”的表彰奖,和补发的过去19年的工资。这位老人对着航母的照片发出一声叹息,此生心愿已了,前程后果莫问。

0 阅读:132

猜你喜欢

任向前养护说

任向前养护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