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缺乏数学大师?北京大学数学天才张筑生手拿五个世界第一,但却一辈子都没有评

任向前养护说 2025-04-19 18:26:39

为何中国缺乏数学大师?北京大学数学天才张筑生手拿五个世界第一,但却一辈子都没有评上职称,直到临终前,他才发出这样一句疑问,点醒众人! 和华罗庚那样的知名数学家相比,张筑生这个名字可能并不广为人知。但张筑生在数学上的成就,为我国数学教育发展做出的贡献,同样值得人尊称他一声“数学家”。 张筑生在1983就进入北京大学,成为北大史上第一名博士生,含金量可想而知,他在数学上的天赋和才能经得起考验。 博士毕业后,张筑生留在北京大学成为一名老师。一般有点才能的人很难摆脱自恃清高,眼高手低的毛病,张筑生则是潜心研究,专心工作。 那些旁人看不上的编教材、带学生参赛等工作,都被张筑生一一接了下来。他编写的数学教材因为质量高,至今还被许多大学延续使用。 在教学上,张筑生更是成就显著。从1995年接过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主教练的担子起,张筑生在五年时间里培养出了五个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冠军,连续拿下五个世界第一。不光给国家培养出了顶尖的数学能人才,也在国际上证明了中国的数学能力。 就是这样一位给国家数学教育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能人,在去世前连博士生导师都没评上,直到去世后才被授予北大数学系教授的头衔。 要知道,张筑生在1990年就查出来鼻咽癌,他原本左手上就有残疾,后来十余年里连续不断的病痛直接摧毁了他的身体。 在张筑生担任奥林匹克国家队主教练的那五年,他身体里的癌细胞已经蔓延到肝部,肝癌带来的疼痛让他一度在讲台上直不起腰。 病情几次加重也没能阻碍张筑生继续教学,为了不让疼痛影响到授课,他索性直接断水断食,采用麻痹痛觉神经这种自伤八百的做法。 直到去世前不久,他还坚持在考场,看着讲台下的38名学生答题,眼中满是期待和遗憾,然后因为突如其来的病发被抬进医院。 张筑生有天赋有能力,却清贫了一辈子,从未想过效仿那些“投奔”西方国家谋取高薪待遇的专家的做法。 张筑生去世前连职称都评不上,不是他的做出的成绩不够看,而是职称评审体系对不起他! 评职称看的是什么?是繁琐又缺少实际意义的书面工作,和在期刊上发表了多少高质量论文。 张筑生做的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工作,比如编写教材,再比如带出国际竞赛冠军,这些都不在职称评审的考虑范围内,甚至不被算作教学工作量。 简言之,无论你在教学上做出了什么突出贡献,发表的论文不够,在评职称面前都是“无用功”。 张筑生的经历难免让人觉得荒诞和不公,但他只是其中的个例,因为表面工作做的不够而没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待遇的人比比皆是,如何令人不寒心? 都说现在很多人才流到了国外,可国内想要留下这些人才,就要拿出诚意,最起码改变只认可论文的老旧规则,别光让那些尸位素餐的“专家”占了位置。

0 阅读:77
任向前养护说

任向前养护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