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给报酬,见面竟咬定我是小偷!"广州街头,李先生攥着部摔碎的手机懊悔不已。这场荒诞剧揭开的,是人性的经不起试探。
事情要从那通来电说起。李先生捡到手机后主动联系失主蔡先生,对方喜出望外:"大哥您真是好心人!见面必重谢!"可当两人碰头,蔡先生突然变脸:"你怎么证明手机是我的?怕不是偷的吧?"
承诺的报酬成了泡影,人格更遭无端污蔑。李先生血冲脑门,当场把手机砸得稀碎。本以为出了恶气,却等来了民警冰冷的手铐——故意损毁财物,行政拘留五日。
更讽的是,蔡先生既不道歉也不愧疚,反倒觉得"教训了贪小便宜的人"。这场闹剧,没有赢家。李先生为冲动买单,蔡先生丢了诚信,社会又多了个"不敢伸手"的教训。
网友吵翻了天:"承诺当放屁还倒打一耙,换我也砸!""砸手机爽一时,拘留悔一生。"法律从不是情绪宣泄场,遇到老赖该报警的是拾金不昧者,而非自毁证据。
说到底,这出荒诞剧最该反思的是人性考验的代价。当善意需要自证清白,当承诺轻如鸿毛,我们离"路不拾遗"的文明还有多远?记住,制服恶意的永远不是以暴制暴,而是法律与智慧。
方天画戟
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