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吧,苏联在二战时的人海战术就像伏特加酒厂的蒸馏器——看着快见底了,总能再榨

月下独酌人 2025-04-19 22:46:09

这么说吧,苏联在二战时的人海战术就像伏特加酒厂的蒸馏器——看着快见底了,总能再榨出几滴。1941年德军打到莫斯科那会儿,苏联半年损失400万军队,结果到1945年反攻柏林时还能拉出650万大军,这续命术可比德国人的闪电战高明多了。 开战前苏联1.9亿人口藏着大招,18到50岁男性全在征兵名单上,连西伯利亚劳改营的囚犯都领到枪上前线。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最吃紧时,火车站送新兵的列车每天发18趟,车厢里塞满只训练两周的工人农民。德军参谋部的情报员算破脑袋也想不通,怎么刚歼灭30个师,苏联又冒出来50个新编师番号。 妇女儿童成了隐形兵工厂,莫斯科电车厂的流水线全换成造炮弹,女工们三班倒手搓引信,指甲缝里嵌的全是火药。哈尔科夫拖拉机厂撤到乌拉尔山区,三个月转型成T-34生产基地,15岁学徒工跟着老师傅学焊接,出师的装甲板能扛住88毫米炮直射。美国通过租借法案运来的42万吨铝材,让苏联飞机产量在1943年反超德国,这后勤输血比十个集团军还管用。 最狠的是以空间换人命,每公里战线故意留缺口,放德国装甲师深入后再关门打狗。1943年库尔斯克会战,苏军每公里摆70门火炮,拿炮弹当盾牌消耗德军精锐。 等到1944年反攻时,新兵们踩着老兵尸体积累的经验包,愣是把柏林战役打成新兵训练场。所以别信什么"人海战术",苏联这套战争经济学,是把每条人命都换算成希特勒的棺材钉来用的。

0 阅读:400

评论列表

对酒当歌

对酒当歌

1
2025-04-19 23:53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这几个字真到打仗的时候那就太可怕了

月下独酌人

月下独酌人

月下独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