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老太太接到了原炮兵司令刘竹溪夫妇的邀请,请她到南京安享晚年,还有很多老干部也多次发来邀请,甚至她的干女儿亲自来邀请她,她说我要留在热爱的故乡。
郭景林出生于山东省利津县,她出身贫寒,跟丈夫成婚后也没有享受一天好日子,全家人靠着给地主家扛活生存,家境非常贫寒。
由于常年劳累,她丈夫的身体透支,在她29岁那一年撒手人寰,这让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她只能带着孩子独自艰苦度日。
在1943年的春天,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郭景林家里也在为粮食发愁,就在这一天,她的大儿子带着2斗高粱回到了家,这可把郭景林吓坏了,她非常生气,对着儿子质问,这么多粮食从哪里来的。
虽然家境贫困,但是郭景林却时常教育孩子们要做好人,做好事,她生怕大儿子因为贫困走上歪路,而大儿子说这是共产党给的,让母亲不用担心。
郭景林这才放下心来,也知道了自己的儿子与八路军有了联系,在组织的培养教育下,郭景林也被共产党的政策感动,她和两个儿子先后加入了共产党,郭景林更是成为了一名地下交通员。
在1943年冬天,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八路军的一个连队伤亡惨重,郭景林得知消息后,她迅速动身前往战场,发现日本鬼子撤退后,开始在牺牲的战士尸体中不断搜寻,共发现了七名重伤员。
她偷偷地将重伤员背到了自己家藏了起来,当时日军非常猖狂,时常到村里扫荡搜查,如果被日军发现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但是郭景林没有害怕,她细心地照顾着这些伤员,有伤重的战士大小便失禁,郭景林也没有嫌弃,她仔细地为他们擦洗身子,无法进食的伤员,她就用省下来的小米,给他们熬粥,将小米粥用嘴通过芦苇杆喂给伤员。
这些伤员在郭景林的照顾下慢慢好转,组织收到消息后,将这些伤员接到了后方医院,再给郭景林报酬时,她坚决拒绝了,说我也是共产党员,照顾同志们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抗战胜利后,郭景林又积极组织当地的父老乡亲为共产党捐款捐物,为了解放战准备物资,她甚至将女儿的嫁妆都拿了出来。
在部队中的两个儿子也收到母亲的感染,作战非常勇敢,不幸的是,在解放战争中,她的两个儿子先后牺牲了,当看到两个儿子的尸体,郭景林眼含热泪,她忍着悲痛对大家说,为了革命牺牲是光荣的,我为他俩感到骄傲。
新中国成立后,被郭景林帮助过的同志们,想到了这个可爱可敬的老妈妈郭景林,他们经常用各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谢意,郭景林也被称为“革命妈妈”
在郭景林晚年时,被她救治才挽回一条命的刘竹溪司令,多次来信邀请她到南京养老,她的干女儿张林更是从南京赶来,亲自邀请她到南京,但是郭景林都拒绝了,她更喜欢看着日新月异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