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年轻的时候,在松花江的一条支流里捞石子。那条支流穿过村子,养活了周边的人。靠

香露说情感啊 2025-04-20 11:50:30

父亲年轻的时候,在松花江的一条支流里捞石子。那条支流穿过村子,养活了周边的人。靠江吃饭的活儿很多,捕鱼最常见,还有挖沙的、捞石子的,也有捞尸的。水养人,也靠人养,每年都有些好好的人,无缘无故就葬在了江底泥沙里。

我有一次亲眼见到,一个村民喝了酒去江里游泳,遇到江底深沟,沟深水冷,腿抽筋了,呛了几口水就沉了下去。人沉了,捞人的就有了活儿。但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愿挣这死人钱。

那时候地产兴起,砂石走俏,父亲和几个朋友合租了条船去捞石子。捞石子简单,探好点,把抽石子的大铁管伸到水里,柴油机一响,砂石就抽了上来。

有一次,附近探不到石子,几个人把船开得离岸老远。船正开着,螺旋桨突然不转了,船停了。几个人鼓捣了一会儿,也没检查出原因。心想那就探探这个地方有没有石子吧,一探,居然是石窝子。

大家很兴奋,决定先抽一船石子再说。谁知柴油机刚响了几声,水底的管口就被堵住了。管子水桶般粗,吸力大,水底的杂物都能抽上来。抽不上来的,把管子升起来也能拿掉。但那次,管子不仅堵了,还升不上来。

父亲年轻气盛,水性好,决定下去看看。水深两丈多,父亲顺着管子潜到底,模糊中看见管子插到了一堆烂泥上,伸手一拽,手指竟然插到了一个头骨的眼睛里,手一缩,一个头骨从泥里带了出来。

父亲惊惶地浮出水面,跟其他人说了。江边人都明白,自古水靠活物养着,水底有什么都不稀奇。不过江底尸骨,扰之不祥,得赶快离开。可是船桨不动,管子升不上来,想走也难。

当地风俗,走不掉,就是这水下的冤魂不放。遇到了,就是债,就要把尸骨捞上来葬了,度了这个冤魂,两不相欠。

几个人定了定神,决定一起下水把尸骨捞上来。潜到水底一摸,竟然发现头骨不止一个,视野所见,竟然有十几具尸骨裹在淤泥里。父亲扯着一个拽,其他的都跟着动了起来。原来,十几个尸骨竟然用铁丝穿了起来,铁丝一段缠在一块大石头上。久经浸泡,铁丝已经脱离人身,只剩一堆白骨。大家估计,想必是多年前的谋杀,冤情是有的,那就干脆把这些尸骨都捞上来度了吧。

忙活了半晌,捞了半船的尸骨。几个人看着这半船的尸骨,各自惆怅。但不敢怠慢,马上烧香祷告。父亲认为,他们收完这些尸骨后,抽石管顺利地收了上来,螺旋桨也转了,这是冥冥中的天意。

于是几个人马上开船离开了那里,到了岸上,找了片树林,把十几个人的尸骨埋在了一起,打了表文,烧了纸钱,算是度了他们。父亲说,多少年了,这堆尸骨就等着他来收,是他欠了这些冤魂。这就是轮回和天意。所以他看到那堆白骨时,好像有力量在指引,就想着要把他们捞上来。

小时候听父亲讲这个故事,我听得目瞪口呆。长大后愈发觉得,哪有什么注定,无非都是巧合。直到父亲给我讲了第二个故事。

很多年前,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赶上日本侵占东三省,我们村里来了很多鬼子,也来了很多八路。八路军和鬼子整日地打,炮弹时不时落在村里。八路军装备差、力量弱,伤亡多。很多八路小战士都被鬼子抓去折磨死了。

有一天,家里来了几个小战士,原来是八路的一支小队伍走散了,领头的战士带着手下的兵跟鬼子周旋。可是这些兵没有人能做饭,他们自带粮食,请老乡帮忙把饭煮熟。奶奶没犹豫,就帮了他们。

见奶奶善良,这些战士就时不时拿些东西让奶奶帮忙做,有土豆、地瓜、玉米之类的,也有从河里抓的鱼。一来二去,相互熟了,这些当兵的就把这里当家,有时候他们带来的吃的不多,奶奶就自己添上一些,努力让战士们多吃些。那时候大伯和二伯还很小,家里粮食也不多。

再后来,这些小战士和奶奶的感情越来越好,就管奶奶叫婶子,奶奶把他们当家人,几天不来还惦记。奶奶说,这些小战士很让人心疼,有的还是十三四岁的半大孩子,为国打仗,说不准哪天就没了。

仗越打越苦,人越打越少。一次,稍大一点的战士对奶奶说:“婶子,我们求你,要是我们都战死了,你就把我们埋了。要是炸烂了,就找到啥算啥,把我们埋一起。”古来白骨无人收,小战士们说这个事时,眼睛不眨,神情不悲,生死已与他们无关。

奶奶一边点头一边说:“傻孩子,别胡说,你们都能长命百岁。”结果第二天就听说,十几个小战士都被鬼子俘虏杀害了。

奶奶信守承诺,开始偷偷寻找那些小战士的遗骸。一连很多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抗战胜利后,奶奶还专门去当地的部队问,也没有结果。然而奶奶总是充满希望,说那些孩子可能转移了没来得及和她说。后来又遗憾地说,被鬼子抓了,咋能活呢,活蹦乱跳的孩子,都没了。

后来奶奶老了,也承认那些小战士都让鬼子杀了。其实,就在小战士们消失的第二天,奶奶就听乡亲说,鬼子把抓来的小战士活着挖了眼睛,又用铁丝穿上捆在一起,沉到江里淹死了。

奶奶去世时,父亲还没有做捞石子的营生。父亲捞起那堆白骨时,奶奶已经去世多年了。

0 阅读:1
香露说情感啊

香露说情感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