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 年,风云突变,白色恐怖笼罩华夏大地。彼时,周总理正全身心投入在上海发起第 3 次武装起义的紧张筹备中,怎奈 4 月 12 日,蒋介石悍然发动了 “四一二政变”,瞬间,上海沦为一片血雨腥风的修罗场,敌人如疯狗般四处搜捕共产党员。 所幸周总理彼时外出处理事务,未在工人指挥部,得以躲过敌人对指挥部的第一波包围。可当他归来,敏锐地察觉到异样,经多方打听,方知蒋介石已对我党痛下杀手,自己更是被列为重点搜捕对象。形势十万火急,周总理深知必须尽快撤离上海,然而火车站到处布满敌人眼线,从那里离开几无可能。 深思熟虑后,周总理将目标锁定在浦东。那时的浦东尚未开发,堪称 “贫民区”,鱼龙混杂,相较上海其他区域,敌人搜捕力度较弱,不失为一个理想的藏身之所。 命运似乎在此刻跟周总理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刚踏入浦东,他便迎面撞上十几个国军士兵。即便周总理换上了普通百姓的粗布衣衫,可他那与生俱来的非凡气质与言行举止,与周围的穷人相比,实在太过显眼。这十几个国军士兵本着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的恶念,迅速将周总理团团围住。寡不敌众,周总理最终落入敌手。 这些士兵并不知晓周总理的真实身份,却为了邀功请赏,上报称抓到了 “共产党的大人物”,这一消息成功引起了敌军团长的关注。敌军团长听闻抓到了 “大鱼”,顿时来了兴致,决定亲自出马审讯,一探究竟。 审讯室里,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当敌军团长走进来,目光落在周总理身上的瞬间,整个人如遭雷击,呆立当场,随即脸上涌起难以抑制的激动之色,脱口而出:“周主任,怎么会是您?” 周总理抬眸望去,眼前的敌军团长看着有些眼熟。敌军团长见状,急忙说道:“周主任,我是鲍靖中啊,黄埔四期学员,当年在黄埔军校,您还给我们讲过课呢!” 听到 “鲍靖中” 三个字,周总理的记忆瞬间被拉回往昔。那时,他身为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时常给学员授课,鲍靖中作为积极分子,常来听课,故而他对这个学生还有些印象。只是万万没想到,如今自己竟会被昔日学生的手下所擒,且对方似乎还要审讯自己。 鲍靖中望着周总理,心中满是敬重,哪还有半分审讯的心思,一心只想将周总理放走。可他深知,自己虽是团长,但团里人多嘴杂,贸然放走周总理,不仅会危及自己的前途与性命,也不利于周总理安全脱身。思来想去,他决定秘密营救。 鲍靖中盯着门口的卫兵,计上心来,吩咐道:“去,拿一套普通士兵的衣服来!” 卫兵不敢耽搁,匆匆去找。很快,衣服拿来,鲍靖中接过,递到周总理面前,恳切地说:“周主任,您快换上,换好后,我送您去车站。” 情况紧急,周总理也不含糊,迅速换上衣服。随后,鲍靖中带着周总理离开审讯室,准备送他去车站,让他乘火车逃离这是非之地。 命运的波折并未就此结束。刚走出审讯室,他们便迎面碰上了鲍靖中 的上司酆悌。酆悌同样是黄埔学员,还是鲍靖中的学长,黄埔一期的他,怎会不认识周总理! 刹那间,酆悌看到周总理身着国军士兵服装,神色骤变,不过很快便恢复了镇定。他走上前,拍了拍鲍靖中的肩膀,淡淡地说:“既然你有事,那我就不打扰了。” 很显然,酆悌明白鲍靖中是要放走周总理,可出于对昔日 “政治部副主任周恩来” 的敬重,他选择了视而不见,任由鲍靖中带着周总理离去。 就这样,在鲍靖中与酆悌两位学生的帮助下,周总理成功虎口脱险,顺利抵达火车站,离开了上海。 后来,周总理的存在让军统头疼不已,却又无可奈何。抗战时期,军统头子戴笠听闻酆悌纵容鲍靖中放走周总理,大发雷霆,找了个借口便将酆悌杀害,不过鲍靖中倒是躲过一劫。 新中国成立后,鲍靖中依然健在。周总理始终铭记这份救命之恩,托人四处打听鲍靖中的下落。找到鲍靖中后,周总理亲自向他表达谢意,还向相关人员详细讲述了鲍靖中救自己的经过。在周总理的关怀下,鲍靖中得以安享晚年,这段生死营救的故事,也成为了一段被后人传颂的佳话 。
1927年,风云突变,白色恐怖笼罩华夏大地。彼时,周总理正全身心投入在上海发起
大郎漫剪吖
2025-04-20 14:13:20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