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俩小孩哥火到人民日报了!”4月17日,四川小学生发现一棵野生毒品罂粟,为了“

文史充点站 2025-04-21 10:19:20

“这俩小孩哥火到人民日报了!”4月17日,四川小学生发现一棵野生毒品罂粟,为了“铲毒”上学迟到!不料,民警小哥的一个举动让网友怒赞!网友:从这一刻,看到了我国对禁毒事业的卓越成果!   在四川自贡某小学门口,两个背着书包的男孩正蹲在路边盯着一株植物。“你看这花瓣一碰就掉,和老师讲的一模一样!”9岁的王同学(化名)用电话手表按下110,紧张得把“罂粟”念成了“罂lǐng”,但接警民警听到“毒品”二字瞬间警觉——这可是连成年人都可能看走眼的未成熟罂粟!   民警陈浩赶到现场时,两个孩子正像小卫士般守着“毒花”,经鉴定这株高约40厘米的植物确系野生罂粟。 “你们怎么认出来的?”面对询问,孩子们骄傲地说:“花瓣会自己脱落,叶子边缘像锯齿,禁毒课上警察叔叔教过!”原来当地派出所每月都会进校园开展识毒培训,连花瓣掉落特征都编成了童谣。   就在民警取证时,王同学的电话手表突然响起——“怎么还没到学校?!”原来两个孩子为守护罪证已迟到半小时。民警立即联系校方说明情况,亲自护送他们返校。   更暖心的是,民警特意给孩子们面部打码、声音变调处理,既保护隐私又让禁毒教育走进课堂:当天全校师生都见证了“禁毒小英雄”获赠定制奖状,民警还带来仿真毒品模型现场教学。   这则新闻评论区炸出23万点赞,网友的留言既幽默又深刻:“建议奖励语文试卷”“全勤奖哪有拒毒勋章酷”“这才是真正的安全教育成果”。   而更值得关注的是背后的中国禁毒密码——根据最高法2023年工作报告,我国毒品犯罪案件连续7年下降,但群众举报数却同比上升18%,仅2022年就根据群众线索破获案件3.2万起。   在云南边境,曾有毒贩把毒品伪装成“冰糖”放在路边,被放牛大爷一眼识破;在浙江义乌,快递小哥发现包裹有异味立即报警,协助缴获5公斤冰毒。   这些“神操作”背后,是全民禁毒的深厚根基:全国已建成2.3万个禁毒教育基地,中小学禁毒课程覆盖率100%,就连广场舞大妈都能准确识别大麻植株。   这让我想起缉毒警老张的话:“我们最欣慰的不是缴获多少毒品,而是孩子们能一眼认出罂粟花。”如今在短视频平台,00后们热衷玩“找毒花”游戏,把识毒视频做成科普挑战;外卖骑手培训必学涉毒包裹特征;连公园园艺工都接受过毒品原植物识别培训——这种刻进DNA的禁毒意识,正是守护万家灯火的铜墙铁壁。   当这两个孩子蹲守路边的身影被人民日报报道,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别人家的孩子”,更是一个国家对未来的守护。正如网友所说:“从前是全民皆兵,现在是全民禁毒,这就是中国态度!”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到小学生智擒毒花,184年过去,禁毒精神正在这片土地代代相传。[浮云] (信息来源:南阳日报)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