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37岁的张伯驹来到青楼与一名妓女一见钟情,妓女恳求张伯驹将其带走,就

史说畅谈呀 2025-04-21 10:45:21

1935年,37岁的张伯驹来到青楼与一名妓女一见钟情,妓女恳求张伯驹将其带走,就在张伯驹为其赎身后却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张公子,您把我带走吧,只要您带我走,当牛做马我都愿意报答您……”

潘素攥住张伯驹的衣袖不肯撒手,眼中晶莹的泪珠看起来楚楚可怜,张伯驹本就对潘素有情,如今看着美人垂泪,终究是不忍心。

“你放心,我为你赎身,带你离开!”

说完这句话,张伯驹连忙从自己口袋中拿出一沓钱,将这笔钱作为潘素的赎身资金,殊不知这一切均被青楼的老鸨看在眼里,内心暗暗思忖,想着如何才能狠狠“敲诈”一笔。

“我已经将她卖给别人了,你想带她走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看着那一沓钞票,老鸨心中乐开了花,但是脸上却装作一副十分为难的模样:“张公子,并非我不愿成全你们二人,只是有人看上了潘素……”

听到老鸨这么说,潘素心如死灰,她知晓老鸨不会这么轻易就放她离开,如今只有张伯驹是自己的救命稻草,可是他真的会为自己赎身吗?

张伯驹出身名门望族,是当时声名显赫的公子哥,虽然那个时候张家已经走了下坡路,家道中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尤其是张伯驹本人也是著名的收藏家,家中文物很多。

若是他愿意为潘素赎身,似乎也并不是什么难事,而张伯驹也确实心仪潘素,尤其是得知潘素的遭遇之后,张伯驹更是决定要让潘素脱离苦海。

那么潘素究竟遭遇了什么呢?二人有情人终成眷属了吗?

实际上潘素也出身在一个名门望族,且是盛产美人的江南水乡苏州,潘素的曾祖父名叫潘世恩,是清朝时期的状元,文采斐然,受到赏识,更是官至宰相。

潘素的母亲也是名门闺秀,知书达理、善解人意,与潘素的父亲感情深厚,在当时还传为佳话,1915年潘素出生后,父母对潘素十分重视,小小年纪便教育潘素识文断字、琴棋书画。

只是好景不长,潘素十三岁那年母亲突然生病去世,原本幸福的家庭也被打破,这对于潘素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母亲去世之后,潘素的父亲很快便迎娶了下一位妻子。

潘素的继母十分看不惯潘素,每天对潘素百般刁难,潘素的生活苦不堪言,而在16岁那年,潘素竟然还被继母哄骗卖到了上海的一家青楼。

潘素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歌赋手到擒来,是当时有名的才女,无奈沦落红尘,但是潘素并未因此向命运屈服,而是依靠自己的才能与老鸨谈条件。

“我可以为你赚钱,但是你必须答应我一个要求,我只卖艺不卖身!”

对于这样的要求老鸨无奈同意,很快潘素便仗着自己的才艺成为了青楼的“花魁”,声名在外,吸引了无数公子哥争相追捧,其中便有张伯驹。

1935年的一天,37岁的张伯驹见到了潘素,潘素长相很是漂亮,标准的古典美人长相,但是吸引张伯驹的并不是潘素的美貌,而是潘素身上的才华和坚毅。

张伯驹对潘素算是一见钟情,这才有了开头一幕,实际上那老鸨所言非虚,当时上海滩有名的恶霸臧卓对潘素十分惦记,想要将潘素占为己有。

老鸨想从潘素身上压榨最大的价值,同意将潘素“送”给臧卓,可潘素宁死不从,老鸨也十分无奈,直到张伯驹出现,潘素才看到了希望。

为了潘素,张伯驹决定铤而走险,他偷偷买通了臧卓的几名手下,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将潘素救了出来,而张伯驹和潘素也因为这件事情不得不离开上海,开始了“逃亡”之路。

张伯驹和潘素灵魂契合,尤其是二人相互欣赏,哪怕是逃亡的路上,张伯驹也不忘记教授潘素学习绘画,在张伯驹的引导下,潘素的画技突飞猛进……

恰逢战乱,群众生活民不聊生,而张伯驹和潘素也只能依靠当初收藏的文物度日,后来新中国成立,潘素和张伯驹主动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文物无偿捐献给国家,他们也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称赞。

0 阅读:30
史说畅谈呀

史说畅谈呀

雾里看花,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