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可能也没想到,这辈子会被建立区块链溯源平台。中国海关要求巴西、阿根廷等南美供应商,严禁给美国大豆“洗澡”,一旦查到后果自负。
最近美国大豆农民的日子不好过,中国不仅不买美国大豆了,甚至还给其他国家的大豆弄了“身份证”,只有这些通过真的大豆,可以通过中国海关,一粒美国大豆也别想,通过第三方产地“洗澡”的方式,来到中国市场。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中国海关总署一则消息指出,巴西、阿根廷建立跨境区块链溯源平台,要求大豆供应链中的港口、航运公司、贸易商上传全流程数据,包括种植地GPS坐标、收割时间、运输路径等。 中国对美大豆加征高额关税后,美国通过巴西、阿根廷等第三国更换包装、伪造产地证明等手段,进行转口贸易、规避关税成本。 区块链溯源平台通过GPS定位种植地、船舶轨迹追踪等12项数据,可识别蛋白质含量异常(超35.1%即触发预警)及美国中西部土壤特征同位素指标,直接切断灰色产业链。 尤其针对南美地区大豆,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即随机抽取货物、随机指派检查人员,并公开违规案例。 例如发现巴西某批次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杂质率与美国中西部大豆特征高度吻合,将启动深度检测并追溯资金流向!!
这样做的目的首先是维护国际贸易公平,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美国大豆伪装成南美产品后,以零关税或低关税进入中国市场,破坏中巴、中阿自贸协定的互惠原则。 溯源机制要求南美港口、航运企业强制上传全流程数据,避免阿根廷等国通过“过路费”模式(每吨30美元)协助洗产地,保障市场秩序。 另一方面在大豆产业建立全链条监管体系,是一次不错的尝试。因为除了大豆,还有其他美国农产品和大宗商品,也可能出现类似现象,通过一些灰色操作,躲避中国的关税政策。 中方对美国大豆采取的限制措施,是我们近期在贸易战背景下,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采取坚决措施的一个缩影,对美反制政策制定了,就要不打折扣的落实,否则不仅影响国内有关产业的利益,还破坏了贸易战的大局。
此前香港海关就发布消息称,查获了25吨走私锑锭,这一消息引发坊间舆论哗然,锑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已被中国商务部列入出口管制名单,其用途涵盖军工和民用领域。 可想而知,为了一时的利益,某些势力是完全敢于铤而走险,违背国家战略决策的。我们不仅要加强国内的监管,对国外供应商产业链,也需要像对美国大豆一样,建立全产业链溯源机制,无非前期付出一些成本,但是对于长期的国家战略利益,绝对利大于弊。
岭南燕赵
必须的!强烈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