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74岁左宗棠去世。慈禧听到以后十分伤心,她想起了左宗棠生前留下的奏章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4-21 11:48:29

1885年,74岁左宗棠去世。慈禧听到以后十分伤心,她想起了左宗棠生前留下的奏章,立马翻出来查阅。随后便下旨:“准奏左爱卿生前遗愿。” 1885年的秋天,北京城笼罩在沉闷的雾气里,七十四岁的左宗棠躺在病榻上,手里攥着没写完的奏折,眼睛直直盯着东南方向。 这位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临死前还在念叨着台湾防务,消息传到紫禁城,慈禧捏着奏折的手指微微发抖,案头上那碗冰镇酸梅汤早就不冒凉气了。 左宗棠这辈子最风光也最憋屈的,就是十年前抬着棺材进新疆那档子事。那年头朝廷穷得叮当响,西边让沙俄占着伊犁,南疆被阿古柏占着。 李鸿章那帮人整天嚷嚷着"塞防无用",说新疆那地方除了沙子就是石头,丢了也不心疼。左宗棠急得直拍桌子:"新疆要是丢了,陕甘就成了前线,蒙古也保不住,京城就让人包饺子了!" 要说慈禧心里也打鼓,福建水师刚让日本人打沉了两条船,国库银子像流水似的往外淌。可左宗棠硬是凑了五万两银子,把自家棺材本都垫上了。 老头子在养心殿外头跪了两个时辰,脑门上的汗珠子把青砖都滴湿了一片。最后慈禧咬着牙批了条子,可粮草军饷得自己想法子。 京城里那些王爷贝勒们,听说要往西边打仗,个个捂着钱袋子装聋作哑。 谁都没想到这老爷子真能成事,六十三岁的人带着湘军旧部,顶着大太阳在戈壁滩上啃干饼子。沙俄派来的探子传回消息,说清军拿木棍子当大炮使。 结果左宗棠愣是靠着屯田种粮、就地取材,半年就把阿古柏撵到了天山那头。新疆老百姓看见插着"左"字旗的军队,箪食壶浆迎出二十里地。 等仗打完了,老头子在哈密种了三千棵柳树,说是要给后人留片荫凉。 刚消停没两年,南边又出乱子了,法国人开着铁甲舰闯进福建马尾港,福建水师那些木头船还没起锚就让人轰成了渣。 左宗棠拄着拐杖闯进总理衙门,非要带兵去镇南关,这回连光绪帝都看不下去了,说您老就在京里当个顾问吧。 结果派去的淮军将领躲在壕沟里不敢露头,眼睁睁看着法国兵把凉山给占了。 老头子在病床上听说李鸿章要和法国人签条约,气得把药碗摔得粉碎,连夜写了道折子,说台湾这地方比新疆还紧要,得单设巡抚衙门,水师炮台要重新修。 这道折子压在军机处三个月,底下人怕惹老佛爷不高兴,谁都没敢往上递。等到左宗棠咽了气,慈禧翻出那份皱巴巴的奏章,这才想起二十年前抬棺出征的老将军。 要说左宗棠这辈子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朝廷里那些败家子,他在西北种棉花、开煤矿,挣的银子全填了户部的窟窿。 李鸿章办北洋水师,光买铁甲舰就花了三千万两白银。等到甲午年黄海那一仗,这些银子都沉了海底喂鱼。 后来有人去湖南湘阴看左家老宅,三进院子连个像样的门楼都没有,房梁上还留着同治年间补的补丁。 慈禧最后倒是准了台湾建省,可派去的巡抚是个抽大烟的旗人,基隆炮台修了五年没完工,日本人的军舰开过来的时候,守军用的还是左宗棠当年设计的土炮。 等到《马关条约》签字的墨迹没干,左宗棠种在哈密的柳树早被砍了当柴烧。那些喊着"海防要紧"的大臣们,这会儿都忙着往租界里搬银子箱子。 老百姓心里跟明镜似的,北京茶馆里说书先生讲到抬棺出征那段,总要把醒木拍得震天响:"要我说啊,咱们中国缺的不是银子,是左大帅那股子愣劲儿!" 茶客们听得直咂嘴,谁也没注意墙角蹲着个戴瓜皮帽的老头,正用袖子偷偷抹眼泪——那是左宗棠当年的亲兵,如今在八大胡同给人看大门呢。 主要信源:(新华网2023-02-03——《“国幸有左宗棠也”》)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