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战利品中出现中国造的弹药,到底哪来的?美国脱不了干系。俄乌冲突中,我们没有向

寒泉漱石鸣 2025-04-21 13:05:22

俄军战利品中出现中国造的弹药,到底哪来的?美国脱不了干系。俄乌冲突中,我们没有向俄军提供一毛钱的武器,然而,俄军在战场上缴获一批物资,竟然发现了中国制造的弹药,仔细研究却发现,这件事竟然还跟美国有关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纵观这场冲突,大俄的表现虽然不尽人意,但有“钢铁洪流”的底气在,俄军还是能够稳压乌军一头的。 战斗过程中,俄军自然也是缴获了不少武器,有意思的是,战利品多了,俄军还搞了好几次“战利品展览”。 在去年10月份,克拉斯诺达尔市就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战利品展览,展品可谓是五花八门,有来自美国的M113装甲车、M2A2步兵战车,来自德国的“黄鼠狼”步兵战车,还有瑞典的CV-90-40步兵战车等等。 只不过,众多展览品中,有一样东西十分小巧,但却吸引了多数人的注意,它就是成盒的7.62mm步枪弹。 这种子弹本身没什么稀奇的,早些年的莫辛纳甘步枪使用的就是这种型号,后面大名鼎鼎的AK47适配的也是这种子弹。 只是,缴获的这批子弹,具体来说是53式7.62mm步枪弹,产地是中国,而且距今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 这么老旧的子弹,乌军竟然还在使用,这真是有够奇怪的,但更奇怪的是,乌军从哪里弄得呢? 乌军从哪里搞来的53式7.62mm步枪弹呢,首先就要排除我们中国,前面提到中国没有向俄军援助武器,同时也没有向乌克兰援助任何武器弹药。 可能有些人会说了,会不会是什么人从中国走私过去的,那这就更不可能的,首先,我国对武器弹药的管控是相当严格的,普通人别说走私了,摸过子弹的都很少。 而且,53式子弹属于“超期弹药”,这种弹药毫无利用价值,最后都会集中销毁,根本没有任何走私的可能。 既然不是从我们这走出去的,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是北约援助给乌克兰的,究竟是哪些国家援助的,咱们还得看看当年的一段历史。 我们国家是全球最大的子弹出口国之一,中国的子弹有三个优势,一个是价格便宜,性价比高,数据显示,一枚ak的子弹,老美要卖0.5美金,而中国仅需要0.3美金。 一个是供货稳定,有这么完善的产业链做后台,卖家根本不需要担心断供,最后一个就是规格齐全,不管是什么口径什么类型,我们都能造,甚至连穿甲弹、曳光弹和空包弹这种特殊口径都能供货。 上个世纪,我们跟阿尔巴尼亚关系好的时候,就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其中就包括53式子弹的供应。 实际上,当时阿富汗战争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老美就在国际市场上进口了很多中国造的子弹。 有意思的是,当时的老美还被爆出来一个丑闻,他们故意进口过期的子弹,然后换个包装盒,当成新子弹供给到战场。 其他国家买来中国造的子弹,至于最后是自己用还是再转手卖给别人,这个我们就管不着了。 比方说,当年中国援助了阿尔巴尼亚那么多子弹,他们可能一直保留着,这次俄乌冲突爆发后,他们再转手卖给老美的北约,而北约又军援了乌克兰,这样一来,子弹出现在乌军手里,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跟中国没有任何的关系,其实俄军也明白这个道理,这件事并没有对两国关系产生任何影响。 有意思的是,俄乌冲突中还有另一场“误会”,这是外国媒体发表的一个图片,上面显示俄军在使用中国制造的榴弹炮,炮身上还写着中国字,据调查,这类炮弹的确来自中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制造出来的。 当时的西方媒体都直接炸锅了,指着炮弹就说“这就是中国援助俄罗斯的证据”,但事实真是这样吗,并不是,细致调查之后才发现,这些炮弹其实是伊朗援助的。 原来,在两伊战争时期,伊朗就从中国进口了大量榴弹炮,战争打完后还有很多没用完,他们便保留了下来,等到俄乌冲突,又把这批库存运送到了俄军手里。 编辑:凡友

0 阅读:595

猜你喜欢

寒泉漱石鸣

寒泉漱石鸣

寒泉漱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