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国家谋划在乌克兰驻军,俄罗斯直接明确“德国参战条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在特朗普政府为尽早结束俄乌冲突“忙前忙后”的时候,美国的盟友欧洲国家却在竭尽全力的“使绊子”。说得直白点就是,特朗普政府希望能够早点结束这场延宕三年之久的俄乌冲突,而欧洲国家却想这场冲突继续打下去。欧洲国家的做法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北约国家谋划打着所谓“维和”的名义,在乌克兰“驻军”;二是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这里面表现最积极的就是德国、法国、英国,尤其是德国。
不久前,即将上任的德国候任总理、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茨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就直言,有意让德国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远程巡航导弹,并避免让德国直接介入俄乌冲突。虽然默茨想的挺好,一边向乌克兰提供军援,一边又不想直接与俄罗斯爆发冲突。但俄罗斯这边显然就不是这么想的。近日,俄罗斯就直接明确了“德国的参战条件”。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就强调,如果乌克兰使用德国提供的“金牛座”远程巡航导弹对俄罗斯境内目标发动攻击,那俄罗斯就将其视为“德国直接参与冲突”,届时俄罗斯有权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怎么来看这句话?说白了,就是在警告默茨政府千万别乱来,否则,即便是德国不愿介入与俄罗斯的直接冲突,但到那时也由不得德国了。
之所以俄罗斯方面的态度会这样强硬,那是因为在俄罗斯看来,虽然德国提供的“金牛座”远程巡航导弹被运往乌克兰,但依旧是由德国控制的,如果没有德国军人从旁协助,乌军也不可能操控得了这武器。就凭这一点,在俄罗斯眼里,这就等同是德国下场参战了,既然如此,那俄罗斯自然也不需要客气,直接将德军、乌军视为一体展开攻击,也算是“师出有名”,至少在舆论上不会遭到非议。对于默茨的言论,反对的不仅仅只有俄乌冲突当事方俄罗斯,就连德国内部对默茨的决定都难以理解,德国选择党就认为,默茨的决定无疑是越过了“红线”,可能会将德国拖入一场无法控制的重大冲突。
与此同时,关于北约成员国有意在乌克兰驻军一事,俄罗斯外交部欧洲事务司司长马斯连尼科夫近日再次做出回应,其行为将会给相关国家带来负面后果,因为这对俄罗斯而言是不可接受的。在这之前,英法等国就曾多次提及,准备在俄乌停火后派遣欧洲军队进驻乌克兰。为此,法国总统马克龙还曾多次在巴黎召集30多个国家的高级军事官员开会,商讨向乌克兰部署兵力问题。而他们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维和”;二是监督落实“和平协议”的实施。虽然他们把话说得很冠冕堂皇,但外界普遍对这个理由心存质疑。 这种“质疑”声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在外界看来,北约有意驻军乌克兰,表明上看是“维和”,其实就是想在俄乌停火后,瓜分在乌克兰的利益。毕竟,美国和俄罗斯已经走在前头了,他们如果不来掺和一脚,刷一下存在感,到最后恐怕连“汤”都没得喝。在这场俄乌冲突中,他们也是为乌克兰提供了不少的援助,“只讲付出,不讲回报”,不符合“国际合作的常规”,更不符合西方国家做事的风格;第二,英法等国的那套说辞,俄罗斯就非常不信,对俄罗斯而言,局面是1对33,让北约军队进驻乌克兰,这完全就是在变相的让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显然绝不可能同意。
要知道,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什么?除了去纳粹化、去军事化,主要原因不就是为了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吗?如果在冲突结束后,北约军队换种方式,打着所谓“维和”的旗号进驻乌克兰,这不还是将炮口架在了俄罗斯家门口吗?那这场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结果还是回到了原点,那俄军的这场仗不是白打了?仅凭这一点,俄罗斯就绝不可能接受欧洲国家的军队进驻乌克兰。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北约一意孤行,俄乌冲突绝无可能短时间结束。如果把一心“劝和促谈”的美国惹急了,直接撂挑子走人,那乌克兰的处境必将更加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