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夜里,杨玉环被李隆基灌醉了,迷迷糊糊间就看见,李隆基如同饿狼一般,将她拦腰抱起,快步往床上走去,她用力挣扎,李隆基却是放声大笑,因为这一刻他等的太久了。
“父王,我是您的儿媳!”任凭杨玉环如何劝说,李隆基都仿若未闻,直接朝着寝宫走了过去。
自从最宠爱的武惠妃去世后,李隆基顿感无聊,总觉得生命像是缺了一块一样。
有人见状,便向李隆基献言:寿王的妃子杨玉环可谓是风华绝代,举世无双。
于是李隆基便心动了,想见见这位貌美儿媳,他当即下诏令杨玉环单独进宫见驾,这才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杨玉环入宫后,李隆基一见倾心,顿时心花怒放,他笑着调侃道:“哪怕是天仙下凡,也比不过玉环的美貌啊!快赐座,朕要和玉环探讨一下诗词歌赋! 侍奉的人哪儿敢多说?他们面面相觑,只好按照李隆基的吩咐去了。
可此时李隆基的心思早已不在词曲上,而是眼前的美人,他便命人抬出他收藏许久的美酒佳酿,要与杨玉环共饮美酒。 杨玉环不擅饮酒,本想推辞,可毕竟是李隆基的命令,她不得不喝,只是没几杯她就面色红晕,脚步虚浮,连站都站不稳。
在李隆基看来,眼前的女子体态雍容华贵,醉酒后更是别有一番风味,这让他心动不已。
见杨玉环已经喝的酩酊大醉,李隆基心里一阵窃喜,自以为计划已成,当即抱起杨玉环就往寝宫走去。
杨玉环无力反抗,只好和李隆基在一起了。 很快,这件事就传开了,因为杨玉环还是李隆基的十八子寿王李琩的妃子,这种事即便放在那个时候,也让人无法接受。 不少人都上书,请求李隆基不要污了皇家的名声。
可李隆基丝毫没有收敛,他隔三岔五就会将杨玉环诏入后宫,就这样持续了三年,搞的朝堂上人尽皆知。 大臣们见实在劝不动,只能任由李隆基去了。 后来李隆基发现朝堂大臣都不说什么,于是直接给寿王册立了正妃,又让杨玉环出家为道,断绝与寿王的夫妻关系。 可笑的是,就连杨玉环出家的道观,也是被李隆基精心设置在皇宫内院,这样,李隆基就可以在上朝结束后以最快的速度来找这位俏丽的女道士去“谈经论道”了。 天宝四年,李隆基册封杨玉环为贵妃,看着心爱的女人入了后宫,李隆基十分得意。 杨贵妃的家人也因为杨贵妃受宠,被李隆基授予高官厚禄,显赫满门。 有一次,杨贵妃邀请李隆基前来赏花,可是李隆基被另一个年轻妃嫔缠着,没有及时到来。
嫉妒心起的杨贵妃遂拿起宫廷御酒,与高力士等人饮酒作乐,喝到兴起处翩翩起舞,玄宗赶到后,恰好看到了杨贵妃惊才绝艳的舞姿,当场被吸引的挪不开眼光。
从那之后,李隆基便再也不想宠幸其他妃子了,这就是“贵妃醉酒”的由来。
贵妃盛宠不衰,大唐官员对其深恶痛绝,却不得不想方设法的巴结她。
杨贵妃思念家乡的荔枝,忍不住掩面哭泣时,玄宗当即派人骑快马去岭南将荔枝带来与贵妃品尝。
可是山高路远,送过来时荔枝都已经腐坏了,这可如何是好呢?
众人见状,纷纷献计献策,或是送上和岭南荔枝味道相似的荔枝,博美人一笑。
但是用尽各种方法,杨玉环都无法缓解思乡之情。
玄宗灵机一动,命人将荔枝树直接装入特质的花盆里,用新土覆盖荔枝树根,然后快马加鞭奔赴长安,等到了长安,荔枝依旧鲜艳欲滴,终于杨贵妃这才一展笑颜。 但因为李隆基生活奢靡,大唐王朝早已经油尽灯枯,不久之后,安史之乱就爆发了。
玄宗不得不携杨贵妃及其胞弟杨国忠逃往蜀中,可到达马嵬坡之后,不少士兵们都认为此次动乱,都是因为杨贵妃。
他们怒斥道:“都是因为这个女人红颜祸水、祸国殃民,才让陛下乐不思蜀,导致国家岌岌可危,臣等请求诛杀杨贵妃,以镇军心!”
玄宗无可奈何,果断赐了贵妃一条白绫,杨贵妃于马嵬坡一处佛堂前的梨树前自杀身死,年仅3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