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时任解放军40军119团炮兵3连8班班长的杨朝明,率部参加了老山收复战。
老山收复战中,杨朝明的任务,就是给步兵们提供炮火支援。对于这个任务,杨朝明坚定地执行,他带着全班战士,帮助步兵们打下了九个越军阵地。
对许多人来说,这样的战绩称得上出色,但杨朝明却不太满足,他迫切地想在战场上继续扩大战果。
5月2日早上,一辆越军坦克的出现,就给了他机会。
当时,杨朝明正带着全班战士,在老山战场的一个山坡上休息,就在这时,杨朝明听到了轰隆隆的声音。
杨朝明顿时打起精神,他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摸过去一看,竟是一辆越军坦克,杨朝明高兴坏了,如果能打掉这辆越军坦克,他可就立下大功了。
如今,敌在明,我在暗,只要部署得当,击毁这辆越军坦克也不是什么难事。想到这,杨朝明就兴奋地叫醒其他战士,让战士们拿好家伙,准备战斗。
杨朝明等人所在的山坡,碎石比较多,而八班装备的武器,以无后坐力火炮为主,但这个山坡不适合架设无后坐力火炮。杨朝明想了想,就让一个叫周树华的炮手,把火炮扛在肩上射击,使用肩射炮击法,发挥82式无后坐力火炮出色的超直射性能,干掉坦克。
之所以让周树华发射,原因是,周树华是全班炮击技术最好的,杨朝明对他很信任。一番瞄准后,周树华就把炮弹打了出去,没过多久,这辆坦克就冒烟了。
众人很高兴,以为周树华打中了,但仔细一看,才发现这发炮弹,只是擦过了坦克的副油箱,之后落在距离坦克三四米的位置爆炸,坦克没有什么大碍。
周树华见状,就准备打出第二发炮弹,却被杨朝明拉走了,杨朝明下令:“大家快走,炮弹要来了!”
战士们一脸疑惑,但出于对班长的信任,他们二话没说,就跟着杨朝明一起走了。众人走了没多久,这辆越军坦克就调转炮管,对战士们刚才所在的位置发起了炮火打击。这个山坡碎石比较多,加上战士们只是在这里休息一会,就没有来得及构筑防御工事。
如果战士们还留在刚才那个位置,很可能就在越军坦克的炮火打击中丧生,这一刻,战士们对杨朝明愈发佩服。撤到新的地方后,杨朝明决定亲自出手。
杨朝明从周树华手中接过无后坐力火炮后,就对着这辆坦克瞄准起来,随后,一发炮弹直奔这辆越军坦克而去,越军坦克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炮弹击中。
很快,这辆越军坦克,就被杨朝明打废了。
次日,越军派了一辆坦克,准备把这辆报废的坦克拉回去,这个情况,被杨朝明注意到了。杨朝明打坦克已经打出了经验,就准备带着8班投入战斗。
但连长拦住了杨朝明,说:“10班新兵比较多,实战经验不足,这辆越军坦克,就交给10班来打吧。”
听了连长的话,杨朝明没有沮丧,而是孤身一人来到了10班,把自己打坦克的经验全部分享出来。
之后,杨朝明就留在10班,协助10班打坦克。
原本10班的新兵还有些紧张,毕竟他们是第一次上战场,没有什么经验,更没有打过坦克。
但在杨朝明的悉心指导下,10班战士渐渐冷静下来。
等越军坦克进入预定区域时,10班只用了2发炮弹就击毁了这辆坦克,他们对杨朝明充满了感激。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杨朝明还一炮干掉了一辆越军装甲车。当时,这辆装甲车距离杨朝明有900多米。
这个距离,已经超过了82式无后坐力火炮的有效射程了,但杨朝明把82式无后坐力火炮的理论性能用到了极致,只用一发炮弹就送越军装甲车上西天。
据战后统计,老山收复战期间,杨朝明带着8班协助步兵打下9个越军阵地、击毁越军坦克1辆、击毁越军装甲车1辆,协助10班击毁越军坦克1辆。
战后,连长决定给他请功,一开始报的是二等功。
但上级看完战报后,却不同意,他们认为,给杨朝明记二等功太低了,应该给他记一等功。
因为杨朝明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品质,比他的战绩更了不起,更值得全军学习。比如杨朝明指挥有方,对战场局势的判断十分准确,5月2日,杨朝明率8班打越军坦克的时候,炮手周树华打完第一炮后,如果不是杨朝明及时率部撤退,恐怕8班将伤亡惨重。
老山收复战期间,8班取得这么好的战绩,却没有一人负伤或牺牲,身为班长的杨朝明功不可没。
再者,杨朝明不藏私,乐于助人,连长把打第二辆坦克的任务交给10班的时候,杨朝明不仅没有抢功,还主动到10班进行指导,协助10班打坦克。
这种不贪功的精神,在上级看来是难能可贵的,所以经过慎重考虑,上级决定给杨朝明记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