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一位胆小怕事的清朝皇叔,沦落到在街边摆地摊。老毛得知后,内心十分不安,准备委以重任:“赶紧给他安排工作,地摊就不要摆了。” 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没多久,整个社会都在大变样,重新建设。那些以前的老贵族们,现在也得重新找自己的位置,适应新生活。这里面,清朝的皇族成员爱新觉罗·载涛的故事特别让人感慨。他以前可是个高高在上的皇叔,后来却只能到街上摆地摊赚钱养家,这变化真是太大了,让人看到了时代变化对每个人生活的影响。 载涛啊,他是光绪皇帝不同母的弟弟,也是溥仪的七叔,年轻时在清朝可算是个大人物。三岁就当上了二等镇国将军,十五岁继承了贝勒的爵位,二十一岁还被封为了郡王,管着皇宫的禁卫军。可是,到了辛亥革命那会儿,他因为胆小,没敢站出来,也没带着兵去抵抗,就看着清朝没了。 虽然没了权力,但载涛一开始还靠着家里的积蓄过得挺舒服。可日子一长,钱也用光了,生活就难了。没办法,他只能到街上去摆地摊,卖点旧衣服什么的。这情景让不少人看了都心里难受,很难想象这个普通的摊主以前竟然是那么威风凛凛的王爷。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知道了载涛的处境,挺同情他的,就把这事儿跟毛泽东主席说了。毛主席一听,心里挺不是滋味,觉得像载涛这样以前的大人物,不该再受苦受累,就吩咐赶紧给他找个正经工作:“别让他再摆地摊了,快给他找个好活儿干。”就这样,载涛被安排到炮兵司令部马政局当顾问,专门负责挑马、管马。 这活儿听起来挺普通,但对载涛来说,那可是得心应手。他不仅会养马,还是个看马的行家,瞅瞅马的模样,就能知道它多大岁数、啥品种。抗美援朝那会儿,载涛不辞辛苦,跑到全国好多地方,精挑细选了25000匹好马送到前线,对战争胜利可帮了大忙。不光如此,他还热心国防建设,还帮忙保护和推广京剧艺术,特别有责任心,也特别爱国。 从以前的落魄王爷,到新中国的建设者,载涛用自己的行动让大家看到了他的本事。他这一辈子,虽然经历了不少坎坷,但心里一直装着国家。就是这股子坚持和责任心,让他的人生有了新转机,也给历史留下了难忘的一页。
1680年,康熙喝的醉醺醺准备就寝时,看到伺候自己宽衣的宫女颇有姿色,康熙便告诉
【4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