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美印两国的贸易合作,下周,美国副总统万斯就要前往印度开展为期四天的访问,并且还将于2025年4月21日与莫迪进行会晤,讨论一系列相关问题。
对待日韩和欧盟,美国的态度总是略显强硬,可在印度面前,美国却不由自主的缓和了态度,无非就是想拉拢印度,好让印度配合美国接下来实行的战略。
不过,我们可不能让美国抓住这个机会,于是在4月19日,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的徐飞洪大使就对中印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做出了回应,我们赶在万斯访印之前表态,也是想叫印度安心。
那我们提到了哪几个问题,会给中印以及美印关系带来哪些变化?
对等关税政策颁布后,印度要面临26%的关税,尽管这个数字与其他国家比起来已经小上很多了,可还是引起了印度的担忧,他们担心国内的制造业受到冲击,可也无力反制美国,只好试图通过谈判的方式换来美国的缓和态度,进而能够换来关税的降低。
不仅如此,由于特朗普要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印度就能抓住机会趁机扩大印度在美的市场份额,但这也只是印度当前的想法,想要付诸实践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而美国恰好也需要拉拢印度,希望印度的加入能够平衡美国在亚洲的贸易关系,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可以说,美印双方当前都有意和对方合作,就差一个契机了。 于是,美国副总统万斯就即将于下周访问印度,还会在4月21日与莫迪进行会晤,这次万斯前去是为了与印度达成贸易协议,因为在他们的计划中,预计在2030年将双边贸易额涨至5000亿美元。
美印加强合作,虽然不至于给中国带去太大损失,可好歹也会阻碍到中国之后的发展,于是在4月19日,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的徐飞洪大使就在采访中对一些问题做出了回应。
首先就是中印边境对峙问题,记者表示,中印已经将对峙持续了将近五年,目前已经出现了缓和的情况,不过要想加深对彼此的信任成了难题,中方对此能做些什么? 对此,徐大使的回答是,希望中印两国的领导人能够坚持中印是合作伙伴的看法,用对话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双方也要在各领域进行友好合作,让两国人民因此受益。
因为边境战争,中印两国的关系一直比较尴尬,可两国并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问题,印度也在与中国的对峙中发现了战争的弊端,于是在2024年,中印就对两国边境巡逻问题达成协议。
从对峙回到缓和,自然会产生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我们对此也能理解,要想加深中印关系,就需要双方不断进行深化合作,在不断的合作中将过去的矛盾一点点化解。
而且目前印度担心的还有中方颁布的“限制措施”,会阻碍印度制造业的发展,徐飞洪也给他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称中方从未限制相关人员和设备出口,况且现在是中国人在印中资企业会受到不友好的对待,连印度签证都难以获得,对此中印需要共同努力。
这番表态也算是打消了印度的担忧,又讲述了华人在中印关系中受到的不公平现象,向印度表明中国是不会打压印度的,但印度也需要重视华人的待遇,不能让华人一直吃亏。 最后,横亘在中印关系面前的还有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大型水电项目问题,当初我国修建雅下水电工程,这本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也不会对本国和下游国家造成什么影响。
但印度却跳出来,说我国的此项工程会影响下游的生态环境,还担心中国会借此掌握雅鲁藏布江的水资源,会给印度带去极大的威胁,到时印度只能任由中国拿捏。
双方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了许久,这次徐飞洪大使也做出了回应,表示中国不会控制水源,该项目也不会给下游国家造成任何威胁,而且之后中印将在新德里举行会谈,届时我们也会继续与印方沟通这个问题,为造福附近人民做贡献。
这番话说的很诚恳了,也不知道印方能不能听进去,不过我们回答的都是印方担心的问题,能做出回答就表明我们的态度已经摆在那了,至于怎么抉择就要看印度的态度了。
选择与美国交好,无异于与虎谋皮,印度也会逐渐成为美国手中的一枚棋子,最后会丧失其独立性,只能听从美国的命令,而且美国现在都自身难保,又能给印度什么有力保障呢?
而中国作为印度的邻国,与中方交好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况且中印在一些国际组织上都保持着较为友好的关系,如果能够用对话方式解决分歧,未来的合作前景就更加广阔了。
印度在国际社会上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无非就是想明哲保身,不让自身利益受损,也不想掺和到混乱的局势中,在各国之间一直是摇摆不定的状态,想以此来换取稳固的根基。
相信在我方明确表态后,莫迪会根据国家利益做出对国家最有利的判断,我们对此抱有信心,也希望莫迪不要让我们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