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作潮是潜伏于上海的地下党员。
在这之前,涂作潮在苏联学习无线电技术,这时候才回国不久,所以对上海的敌情就不太了解。
安定下来后,涂作潮发现,附近的小摊小贩,因为做生意,接触的人比较多,消息来源非常广,知道很多事情,每次和他们聊天的时候,总能有所收获。
对涂作潮来说,这些信息也很重要,所以他常常抽出时间,与邻居们打牌、喝茶,没事的时候聊聊天。
渐渐地,涂作潮就与邻居们熟络起来。
这天,涂作潮和邻居打牌,这个邻居在上海开了一间米店,生意做得很大,平时接触的人很多,涂作潮与他打了几次牌,每次都能收获一些重要信息。
每次来米店老板家里的时候,常常是一边打牌,一边闲聊,正聊着天,米店老板突然不说话,而是盯着涂作潮看来看去。涂作潮一愣:“怎么一直盯着我看?”
闻言,米店老板连忙赔笑道:“是我失礼了,不过老兄,你实话告诉我,你是不是共产党?”
这一刻,涂作潮顿时不淡定了,因为他自认为自己的伪装很好,怎么米店老板和他接触了几次,就认出了他的身份,难道,这个米店老板是特务?涂作潮回想起这段时间的经历,认为米店老板应该只是普通人。
涂作潮强行让自己冷静下来,片刻后,他说:“这话可不能乱说,不然被别人听到,我就完了。”
“我也就随口一说。”米店老板赶紧解释。
“你刚才说我是共产党,我哪里像了?”涂作潮问道。
米店老板想了想,轻声说:“你都30多岁了,而且条件这么好,却还没有老婆,看着很可疑。”
“30多岁没有老婆就是共产党了?”涂作潮反问。
“你的气质也很像,我做生意的时候,经常看到共产党被抓。那些被抓的共产党,气质和你差不多,看起来都像是文人先生。”米店老板说。
涂作潮神情严肃,嘱咐道:“以后可不准再提,不然就会害死我的。”米店老板连忙点了点头。
回到家后,涂作潮经过思考,发现他目前最大的破绽就是单身。在上海潜伏期间,涂作潮的掩护职业是收音机修理店的老板,在外人看来,他的收入很高。
收入不菲,年纪不小,若还是单身,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米店老板怀疑他是共产党也不无道理。
于是,涂作潮就向党组织报告此事,希望派一个女同志与他一起潜伏,不过当时组织上没有合适人选。
涂作潮就提出,给他介绍一个没有文化的老婆,而且出身必须可靠。在涂作潮看来,如果有文化,太聪明的女子很容易猜到他是共产党员,这是涂作潮不愿意看到的。党组织经过寻找,就找到了上海纺织厂的女工张小梅,她的条件完全符合涂作潮的要求。
张小梅没有念过书,勤劳肯干,为人老实,而且她还带了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从掩护的角度看,如果娶张小梅为妻,就可以更好地掩护涂作潮的身份。
所以涂作潮就主动与张小梅接触。
张小梅的丈夫已经离世,她带着孩子,日子过得很艰难,所以也想找一个男人,两人很快结了婚。
婚后,对于涂作潮所做的事情,张小梅一概不问,而是全身心维持这个特殊的家庭。相处的时间久了,涂作潮与张小梅产生了感情,两人成了真正的夫妻。
在这期间,涂作潮也没有闲着,除了搜集情报外,他还给地下党员上课,教他们电讯技术。比如地下党员李白,就是在涂作潮手把手的教学下,成了一名全能的报务员,他不仅会操纵电台,还会拆装和修理。
1942年9月,涂作潮的弟子李白被捕。
上级不知道李白为何被日军抓走,但身为涂作潮的弟子,李白对涂作潮的情况太熟悉了,日军很可能会顺藤摸瓜,找到涂作潮。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涂作潮的安全着想,上级党组织就让他马上离开上海。
直到这一刻,涂作潮才把自己的身份告诉张小梅,为了她的安全,涂作潮没有带她一起离开,而是让张小梅和孩子们留在上海,等他安顿好了,就会找他们。
涂作潮离开后,在其他地下党员的帮助下,他来到了新四军根据地,担任新四军电台机务主任一职。
安定下来后,涂作潮十分担心张小梅的安危,就让上海的同志帮忙打听,看看能不能把张小梅和几个孩子接到根据地。然而,涂作潮离开上海后,张小梅因为孤身一人,带着几个孩子在上海生活,经济压力太大。
张小梅担心再留下来,几个孩子都会被饿死,就带着孩子们回老家了,上海的同志就没有找到她。
涂作潮急了,就让地方上的同志也帮忙打听。
1943年,地方上的同志找到了张小梅,并把张小梅和几个孩子接到根据地,涂作潮一家得以团聚。
之后,涂作潮与张小梅再也没有分离。
建国后,涂作潮在机械工业部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很多电讯人才。1984年,涂作潮病逝,享年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