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捐7000万给美国不假,但中国缺钱与我无关“2011年,“电池大王”钟馨稼向美国捐了7000万人民币,而在面对记者采访时,他满是不屑,而正是这番话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 一本翻开的科技杂志,改变了钟馨稼的人生轨迹。1957年,钟馨稼出生在广东一个中医世家,父亲钟正豪是当地颇有名气的中医专家。虽然家族期望他能传承中医事业,但年少的钟馨稼却对艺术情有独钟。每当拿起画笔,他能沉浸其中数小时,甚至整天不知疲倦,展现出远超中医的艺术才华。 高中时期,钟馨稼对舞台美术设计产生浓厚兴趣,常独自留在教室绘制布景草图,对其他课业几乎置之不理。看到儿子学业成绩惨淡,对中医事业毫无热情,父亲钟正豪怒而折断了他的画笔,催促他专注学业。但钟馨稼已将全部热情投入艺术,无视一切阻挠,高考后毅然选择了湛江艺术学校的美术设计专业。 毕业后,现实的残酷很快让他明白,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艺术难以维持生计。钟馨稼被迫妥协,回到家乡重新接受医学教育。得益于父亲的影响和关系,他进入了广东省医学院学习中医,毕业后被分配到医院工作。表面安稳,内心却始终难以释怀对艺术的执着。 医疗制度的迅速变革让钟馨稼失去了稳定工作。就在他为就业发愁时,一位经商的亲戚伸出援手,推荐他到一家生产铅酸蓄电池的制造厂担任助理。无奈之下,钟馨稼暂时搁置艺术梦想,踏入了电池制造行业。 初入电池厂,钟馨稼对这一领域一窍不通,只能从基础手工任务做起。然而,他的学习能力惊人,很快就掌握了整个生产流程,晋升为车间助理。某天休息时,他随手翻阅了一本科技杂志,一篇关于电池行业前景的文章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次偶然的阅读点燃了钟馨稼对电池技术的兴趣。他开始利用空闲时间研读电池相关资料,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技术难题。他注意到现有铅酸蓄电池存在容量有限、续航不足等问题,这促使他萌生了改进现有电池、甚至研发新型电池的想法。 钟馨稼开始专注于电池结构研究,每天深入生产线一线,细致研究电池制作的每个环节,不断进行技术优化和工艺改进。他学习速度之快令人侧目,很快就全面掌握了电池制造和维修的所有细节。 他的能力和坚持获得了公司高层的认可,不久便被提升职位。新职位让他接触到更多层面的工厂运营,全面了解电池生产全过程。借此机会,钟馨稼深入研究各类资料,进行了多次实验,最终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成功研发出一款性能更出色的新型电池。这一发明显著提高了产品质量,被公司采纳,也让钟馨稼在电池行业内声名鹊起。 "中国的穷与我无关?"2011年,这句话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巨大争议。说这话的人正是当时享誉国内的"电池大王"、被誉为"国宝级"电池科学家的钟馨稼。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2001年。那一年,钟馨稼因在电池科技领域的突出贡献,被国家授予"国宝级"电池科学家的称号。在他研发锂离子电池的过程中,政府不仅为他聘请了一支顶尖的科研队伍,还在财政上给予了持续支持。正是在这样的帮助下,钟馨稼才能在短短几年内开发出两种性能优异的新型电池,确立了中国在高端电池市场的领先地位。 他创立的"温斯顿"和"雷天"品牌在国内外声名远播,相关技术在全球26个国家获得专利权。收获的赞誉和成功让钟馨稼逐渐迷失了自我,变得傲慢自大。 这种傲慢在2011年达到了顶点。那年,钟馨稼突然宣布将捐赠1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000万元)给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用于资助该机构的电池科技研究。同时,他还被该学院授予了"工程学院荣誉院士"的头衔。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国内的巨大争议。许多人质疑:为什么钟馨稼要将财富捐给美国的教育机构,而不是投资于自己的祖国?毕竟,正是祖国为他提供了发展平台和各种支持。面对公众的质疑,钟馨稼却傲慢地回应:"中国的贫穷与我何干?我赚的钱我有权决定如何使用,无论是给谁。" 事实上,钟馨稼选择向美国捐款主要是因为他认为国内市场已经没有更多发展潜力,希望通过捐款寻找国际市场的新机会。他自信地认为,凭借世界领先的电池技术,进军国际市场只是时间问题。在美国高校给予他荣誉称号时,钟馨稼陶醉于这份来之不易的认可,甚至开始考虑退休后移居美国。 然而,他严重低估了自己轻率言辞带来的后果。捐赠风波导致他的品牌在国内遭到广泛抵制,合作伙伴纷纷终止与他的合作关系。仅一个月内,钟馨稼的公司就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困境。
“美国不需要你。你有能力去中国!”2016年,一位美国专家被军方排斥在外。他愤怒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