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八路军遭到日军偷袭,激战中,新一团团长丁思林牺牲,旅长陈赓知道后,大

牛掰人物 2025-04-22 00:45:00

1939年,八路军遭到日军偷袭,激战中,新一团团长丁思林牺牲,旅长陈赓知道后,大怒道:“如果找到他们,千万不要留情!”

丁思林时任八路军新一团团长。

1938年8月,新一团成立,隶属386旅。

与386旅的其他主力团相比,新一团的红军骨干数量很少,整个新一团,只有大概一个连的红军骨干。

不过丁思林治军有方,上任新一团团长后,他采取了不少措施,大大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还打了好几个胜仗,使得新一团逐渐成了日军的眼中钉和肉中刺。

1939年2月,新一团更是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

当时,旅长陈赓指示,希望新一团在河北曲周县一带打一个伏击战,给小鬼子一点教训,好好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只有这样,日伪军才能有所收敛。

接到任务后,丁思林就开始准备起来。

为此,丁思林找了许多本地的战士,让他们混进城中袭扰日军,比如在夜深人静时,偷偷往日军的驻地扔手榴弹,扔完就跑,绝不久留。这些手榴弹,或许无法炸死日军,却能让日军睡不安稳,睡不踏实。

日军不得不走出驻地,寻找扔手榴弹的人,可他们找了大半天,也没有发现八路军战士的身影。

除了扔手榴弹,丁思林还派人在曲周县张贴告示,告示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告诉日伪军,八路军马上就要攻打曲周县了,让城中的日伪军收敛一点。

日军就在城中四处搜找张贴告示的人,不过进城的战士都是本地人,对城中的地形很熟悉,这样,哪怕日军出动了很多人,也很难抓到这些进城的战士。

对于告示中的内容,日军不太相信,因为在日军的印象中,八路军的武器奇差无比,哪有攻城的本事?

谁知之后的三天里,八路军几乎天天在夜里攻城,因为夜色较黑,日军看不清八路军的人数,加上枪炮声比较密集,日军就以为八路军真的要攻打曲周县。

为了守住曲周县,日军就向附近的据点求援,但其他据点的日军一到,却发现八路军早就不见了。

在新一团的袭扰下,日军睡也睡不好,吃饭也吃不踏实,他们对八路军恨得咬牙切齿。见八路军还在不断袭扰他们,曲周县的日军气坏了,决定主动出击。

日军安田中队、40联队补充大队的几百名日军,就出城寻找八路军,准备把八路军一举消灭。

一直在密切留意日军动向的侦察员,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丁思林,丁思林根据日军的扫荡路线,决定在一个叫香城固的地方设伏,给这股日军一个教训。

在香城固,丁思林指挥新一团打了一个大胜仗。

这就是香城固伏击战。

这一仗,八路军消灭日军250余人,俘虏日军8人。

日军吃了一个大亏,自然心有不甘,为了找到并报复八路军,香城固之战后,日军出动了三千余人,携带了不少火炮,在这一带四处寻找八路军的踪影。

除了正常的寻找外,日军还派了不少特战队员,让他们换上八路军的衣服,混入根据地,四处打探八路军的下落。在这过程中,日军就发现了新一团的踪影。

打听到新一团的下落后,日军就突然发起了袭击,因为日军的袭击太过隐蔽,加上之前新一团没有得到任何消息,没有任何准备,仓促之间,新一团就有些慌乱。好在团长丁思林及时反应过来,指挥部队沉着应战,这才勉强挡住了三千多名日军的强大攻势。

不过日军的人数实在太多,武器装备也远远超过了新一团,新一团打了两天两夜,还是没有跳出日军的包围圈。激战中,新一团损失惨重,眼看日军还在发起进攻,身为团长的丁思林决定亲自上阵指挥。

战场上,枪弹无眼,任何人都可能被子弹打中。

亲临前线时,丁思林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指挥作战上面,就没有注意到日军射向阵地的子弹。数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丁思林的要害,丁思林倒在了阵地上,当场没了呼吸,壮烈牺牲,牺牲时,他才26岁。

后来,陈赓率部赶到,这才将新一团的残部从日军的包围圈中救了出来。听说丁思林已经牺牲,陈赓也是好半天没有说话,陷入了良久的沉默和悲痛之中。

这次战斗,面对三千多名日军的攻击,新一团可谓是损失惨重,就连团长丁思林都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所以战斗结束后,新一团的士气就比较低迷。为了重振新一团的士气,尽快让新一团恢复战斗力,陈赓叫来了旅参谋长周希汉,让他想办法重整新一团。

临走前,陈赓认真地对周希汉说:“如果找到了这股鬼子,不要留情,叫弟兄们都拉开刺刀!”

周希汉到新一团后,就对新一团进行了动员。

之后,新一团活动的区域,也成了日军的禁区,因为每当日军接近这里,遭到的抵抗,要比其他地方更强烈。

0 阅读:51
牛掰人物

牛掰人物

用文字作为与外界的交流 品他人世界里的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