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百余名解放军正在为投降的千名土匪举行欢迎仪式,突然传来消息:“土匪假投降,准备偷袭!”然而,司令叶长庚面色不改,坚持道:“仪式照旧!” 日本鬼子投降后,一群土匪借机坐大,他们打家劫舍、烧杀抢掠,把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叫一个惨啊,眼瞅着解放的曙光才刚刚升起,东北人民又得遭这份罪,这叫啥事儿啊。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我们的子弟兵来喽!黑龙江军区的司令员叶长庚,一个有大智慧的领导,带着手下三万大军杀过来了,他一看这阵势,那可真是“敌众我寡”,土匪加起来有十万号人,比解放军多出两倍还不止,换个人指挥,没准儿就怂了,但叶老司令不一样,他是谁?“叶阎王”!他可不信什么“人多力量大”,他有的是妙计。 叶司令一合计,心说这帮土匪都龟缩在山里,靠山吃山,想从正面打过去,损失太大了,再说打仗打到最后,拼的是后勤,谁能让兄弟们吃饱肚子,谁就能赢,于是乎,叶司令不动声色地下令,把土匪的粮道给切断喽。 这一招还真灵,没过多久,土匪们就开始饿肚子了,他们平时就靠抢老百姓度日,哪里见过这个阵仗啊,饿了几天,脸都绿了,一个个还要逞能,端着枪守在山头,肚子叫得比枪声还响。 就在这节骨眼上,一个叫“白脸狼”的大头目,向叶司令递了“入伙”的消息,他手下几千号人,想“弃暗投明”,洗心革面了,叶司令一听就乐了,巴不得敌人来投,省得我们再费心思收拾他们,不过叶司令是谁啊,他又不是二愣子,怎么可能轻易上当。 叶司令心里门儿清,这“白脸狼”不安好心,铁定是想来捣乱的,左思右想,叶司令决定给他们设个“鸿门宴”,来个瓮中捉鳖,一网打尽! 消息传开,叶司令要摆宴席,款待“白脸狼”和他那帮兄弟,到了约定的日子,土匪头子们一个个西装革履,摩拳擦掌地进了县城,叶司令早就吩咐手下,把桌上的酒菜给备足喽,那些土匪头子们一看,那叫一个眼馋啊,吃的喝的,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欲滴。 叶司令笑眯眯地陪在旁边,让土匪们不要客气,尽情享用,还给他们敬酒,一杯接一杯的,把那帮无赖灌得是晕头转向,“白脸狼”在旁边急得不行,连眼珠子都瞪出来了,他总觉得事有蹊跷,可一时半会儿也说不上来。 酒过三巡,叶司令觉得时候差不多了,他悄悄对手下使了个眼色,伏兵们蜂拥而至,土匪头子还没反应过来呢,就被五花大绑,连叫都叫不出来了。 就这样,叶司令凭着高明的谋略,端了“白脸狼”的老窝,逮住了那帮土匪头子,大快人心啊! 这一仗下来,叶司令名声大振,黑龙江的父老乡亲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叶阎王”,传为佳话,与此同时,老百姓也深深记住了这样一个道理:打仗不光靠蛮力,更得讲究策略。 叶阎王端了白脸狼的老窝,可还有一帮小喽啰四处逃窜,他手底下的兵也分散各处剿匪去了,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有个叫小李的士兵找到叶司令,说是在树林里发现了一伙土匪。 叶司令一合计,心说这肯定又是白脸狼那伙人的残党,这些人穷途末路,肯定想要打最后一枪,可手头这点兵,万一真要交火,还指不定谁赢谁呢。 叶司令一琢磨,灵机一动,对小李说:“要不咱们给他们送点吃的去?”小李一听就愣了,这是啥招数啊?叶司令笑了笑,说:“小李啊,咱们这是智取,不动刀枪就能把敌人拿下,” 叶司令吩咐手下,给那帮土匪送去大量的吃食,那些逃窜的土匪饿了好几天,一看到食物,哪还管得了那么多,一个个狼吞虎咽,恨不得连盘子都吃下去。 就这样,叶司令的部队一面守着,一面给土匪们送吃的,一连好几天,那帮土匪只顾着填肚子,枪都扔到一边了。 等土匪们吃饱喝足,叶司令却下令发起了总攻,这时候的土匪哪还有战斗力啊,一个个连滚带爬地就擒了。 于是乎,叶司令又出主意了,他让部队帮老百姓修房子、种庄稼,还教大伙儿识字、学技术,一来二去,老百姓看着解放军比亲儿子还亲,那个感激啊。 就这样,叶司令带领人民,把东北的一片废墟一点一点建设起来,等到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叶司令已经是家喻户晓的英雄了。 后来啊,叶司令当了好些大官,但他心里装的,始终是老百姓,不管在什么位置上,他都在为人民谋福利。 直到去世,人民还记着他的好,说他是“叶阎王”,那可不光是夸他能打仗,更是夸他一心为民啊。
能认出他是谁的,历史肯定学得好[赞]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