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24岁的陈冲登上中央春晚的舞台,但没想到随后陈冲脱口而出“按你们中国

大眼看娱 2025-04-22 14:04:59

1985年,24岁的陈冲登上中央春晚的舞台,但没想到随后陈冲脱口而出“按你们中国人的习惯,我系了一条红裤带”,此话一出,全国震惊,一片哗然。   一时间,陈冲成了热议的焦点,就连春晚都成了舆论的中心。   没人关注陈冲说完这句话后的心里路程,是懊悔,害怕,自责,或是迷茫,原因在于她说话时的状态,自然随意,无疑生活已说过千遍万遍,她的心对这里已然没有了归属感。   24岁的陈冲肯定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却也无力挽回。    当晚直接打到电视台的谴责电话,次日邮寄到电视台的批评信件,还有被直接停职的春晚导演,无一不说明事情的严重性。   她就如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那只煽动翅膀的蝴蝶,为春晚引来了一场龙卷风,风后一片狼藉。   人们也万分不解,为什么?一留学回来,我们就成了她口中的“你们中国人”,难道国外的月亮真的比国内的圆吗!不,是她忘了自己的身份,忘了自己是个中国人!   作为一名公众人物,要时刻记住自己的身份,说该说的话,做能做的事!   陈冲的这种行为其实也有迹可循。   1961年4月26日,陈冲出生在繁华的大上海,她家境殷实,祖父辈和父辈都是高知分子,中科院院士、大学教授、医院的权威专家、知名的社会学家、更甚者她的外祖父竟然是中国药理学的奠基人—张绍昌。   如此“豪华”的家庭背景,我们是望尘莫及的。   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可她却一出生就在罗马。家庭环境让她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外面的信息,耳濡目染,无疑她是优秀的。   她比同龄人见过世面,弹钢琴,拉手风琴,参加社团演出,可以说信手拈来,她自信、果敢、与众不同且充满魅力。   15岁的陈冲在机缘巧合下开启了她的演艺生涯,初入荧屏就凭电影《青春》崭露头角,19岁因电影《小花》斩获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一时间名声大噪。   年龄太小,成名太早,有限的经历让她无法处理好演艺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她开始无措,同时也在思考,该怎么继续?   1981年,20岁的她决定换一种生活方式-赴美留学。   20岁到24岁期间,她在美国学习,生活,或许4年的时间够久,她把自己“变成”了美国人。发生了春晚事件,国内短期是不会给她机会的,于是她转战好莱坞。   作为一个演员她是成功的,影片里每一个角色都立得住,情感饱满,个性鲜明,每次观影都会被带入情绪,久久回味。   电影导演李安曾这样评价她:“她的表演给我们无限可能性,她就是那个时代的代表,她使得整部电影最终成立。”   陈冲在她28岁那年,选择成为了一个美国人。     1998年,她又做了一件非常有争议的事。她在自己怀孕7个月的时候,不知为什么她做了一个决定:向中国收养中心提出国际收养申请,经过复杂繁琐的申请流程,她如愿收养了一双孪生姐妹。   可是同年10月她自己的女儿出生了,不多久竟然以没有精力同时照看3个孩子为由,又将收养的孩子“转让”给一对纽约夫妇抚养。   这种收养又弃养的行为让人愤慨。既然插手了别人的人生,为何不负责到底。   作为孤儿已经被遗弃一次了,现在还要被遗弃第二次,孩子们虽然懵懂,却也能感知到周围是否存有爱意。   因为陈冲的收养,她们小小年纪就被改了国籍,不再为中国人,而后来的“转让”,中国也无能为力。   孩子们内心的伤口不知何时才会愈合,只愿她们依然阳光明媚,热爱生活。   如今的陈冲,又想回国发展,但是国人再不会给与关注。在她更改国籍,做出选择,不再爱自己国家的那一刻,结局就在前方等着她。无论以前在演艺界取得多大的成就,现在依然被国家一级演员除名。   我们一生中拥有很多次选择的机会,主动的,被动的。每一次选择都会引领我们走向不同的人生,人生慢慢,未来可期,   有选择势必会有结果,愿大家任何选择后都洒脱!

0 阅读:25
大眼看娱

大眼看娱

大眼看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