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为限制徐光宪夫妇回国,美国不惜出台法令,然而,徐光宪并不妥协。为了回国,没想到妻子给出了一个主意,最终他才能回到祖国。 徐光宪,这个在稀土界如雷贯耳的名字,也是为我国科技做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之一,更是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 从始至终,他想要振兴祖国的想法就没有变过,面对国外的高薪,他更是毫不犹豫的选择回到了祖国。 他出生于1920年的浙江绍兴,说起他的成功,他的父母也都是功不可没,孩子再聪明,也得有个会引导的父母。 徐光宪无疑是幸运的,他的父母在他小的时候就经常培养他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索能力,母亲虽然学问并不高,却总能说出一些富含人生哲理的话。 比如“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傍身”,这句话让徐光宪始终牢牢的记着,并且一直在为之努力。 在学习上,徐光宪一直都非常努力,即便是在战争期间,他也没有放弃学习,1944年的时候,他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也不忘记继续学习提升自己。 从小他就对数理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世界上一切事情都感到十分好奇。 为了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徐光宪还考取了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化工系,想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好建设祖国。 在美国,他一边学习一边工作,日子过的十分艰难,但每当他能接触到更多的知识的时候,他瞬间就觉得,那些辛苦也不算什么了。 徐光宪的努力以及聪慧也被他在美国的导师看在眼里,给徐光宪提供了不少的机会,让他继续深造。 徐光宪和他的妻子高小霞是在上海读大学的时候就认识了的,两人都是非常优秀的人,不仅是性格像,就连经历也十分相似。 之后两人也是相继到美国去读书,他们两个无论去哪里,都是相互陪伴着的,两人的感情也是几十年如一日。 抗美援朝时期,徐光宪原本是有机会更进一步的,但是他心心念念着祖国,一心想着要回国。 但是那时候在美国留学的学子想要回国也不容易,美国那边也是给徐光宪提供了优厚的待遇,却在回国的时候受到了阻拦。 就在这时,徐光宪的妻子高小霞突然说:“我们可以利用探亲这个理由回去,这样他们总没有理由阻止我们了。” 至于回到国内之后还去不去美国,那还不是他们说了算,果不其然,用了这个理由之后,也没遇到什么阻拦,他们很轻易的就登上了戈登将军”号轮船,踏上了回家的路。 回国后,徐光宪就被聘请为了北京大学化学系的教授,在条件上,肯定是和他在美国的时候没法比的。 但是徐光宪也从来不会因此而心生不满,一边教书一边研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还参与了原子弹材料的研究,更是成功破解了原子弹重要材料的获取难题。 在研究上,他坚持不懈,遇到困难他也是努力破解,在生活中,他也总是一副淡定的模样,即便是被排挤,他也不放在心上,把更多的心思放在研究上。 之后更是在稀土分离和萃取方面取得了成功,一举让中国在稀土行业的水平上升了不少,完成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稀土生产大国的转变,让中国的实力也向上迈了一大步。 对于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他也是毫不藏私,主动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给同事,帮助别人提升。 因为他很清楚,一个人的强大并不是真的强大,只有所有人都提升了,国家才会更好,如此无私的奉献也让许多人都对徐光宪充满了敬佩。 穷尽一生,徐光宪始终都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也一直都在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无论是做研究还是培养人才,他都毫不藏私,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量的人才,说是“稀土界的袁隆平”,真的是一点也没错啊!
1951年,为限制徐光宪夫妇回国,美国不惜出台法令,然而,徐光宪并不妥协。为了回
寂影随风舞袖如
2025-04-22 14:23: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