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刷到了杭州一位脑瘫女外卖员的采访视频,镜头里的她说话时嘴角微微抽搐,手指蜷

哈皮的瓜瓜 2025-04-22 15:20:49

近日,刷到了杭州一位脑瘫女外卖员的采访视频,镜头里的她说话时嘴角微微抽搐,手指蜷缩着攥紧电瓶车把手,身上那件褪色的外卖服被汗水洇出一圈盐渍。 七年,2500多天,她靠这副不协调的身体撑起自己和10岁孩子的生计。 顾客嫌她动作慢骂她“傻子”,超时扣款时系统冷冰冰弹出一句“再接再厉”,暴雨天摔进水坑爬起来先检查餐盒…… 她不是励志故事里那种天赋异禀的残疾人,没有企业愿意雇说话吃力的员工,外卖平台不会给脑瘫骑手派单优待,孩子学校的缴费通知单更不会体谅母亲的手指握笔有多费劲。 可听见她说“至少这份工作肯收留我”,突然意识到我们都在围观一场残酷的生存实验:一个被社会规则判定为“不合格”的生命,硬生生在算法的夹缝里凿出了活路。 如果换成你我,能在这般境遇里坚持多久? 看着评论区有人骂“卖惨博同情”,有人嚷着要给她捐款,反而觉得最该被拷问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个系统。 数据显示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就业率却不足30%,可外卖平台2019年就公开过“为3.7万残障骑手提供岗位”的漂亮数据。 当我们在讴歌“科技向善”时,是否想过这些数字背后藏着多少被迫用血肉之躯对抗算法的普通人?那个总说“用双手改变命运”的时代,现在变成了“用健康兑换系统积分”。 更荒诞的是,这位母亲拼命抓住的救命稻草,恰恰是多数人痛恨的“血汗工作”,她像一面照出社会底色的镜子:当体面的机会大门紧闭,连被剥削都成了需要竞争的资格。 那些抱怨“躺平有理”的年轻人,那些把抑郁症当借口的投机者,真该看看这个在命运泥潭里挣扎着不肯沉下去的身影——不是要比较谁更苦,而是该明白真正的尊严不在于你摔得多重,在于你爬起来时手里还攥着明天。 生活从不会为任何人停下脚步,但我们可以选择为彼此多留一盏灯,看完这个视频,你会不会重新想想“努力”这两个字的分量? 参考资料:美丽浙江——脑瘫女骑手送外卖7年累计送了7万多单她说:想让孩子看到妈妈在努力,妈妈的含义是两个字“责任”。

0 阅读:22
哈皮的瓜瓜

哈皮的瓜瓜

哈皮的瓜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