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统不独,邱毅:台湾民众九成以上反对统一,近5成反对“台独”

国际风云速记簿 2025-04-22 15:42:27

台湾问题从来都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不管是两岸关系还是岛内政治,统一和“台独”这两个词总是被反复提起。 不过,台湾政论家邱毅在2023年抛出的一句话却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他说岛内九成以上民众反对统一,同时有近五成反对“台独”。 这啥意思?简单算算,至少有三成左右的人既不想统,又不搞独,倾向于维持现状。这话听着挺新鲜,但仔细想想,又好像挺符合台湾现在的复杂情况。

邱毅不是个普通人,他在台湾政坛混了几十年,算得上是个老面孔了。1956年出生在高雄,台大政治系毕业后跑去美国南加州大学拿了个公共行政硕士,后来还在康奈尔大学做过博士后研究。 回台湾后,他先在大学教书,比如国立屏东科技大学和中国文化大学,然后90年代跳进政界。1994年到2002年,他当过台北市议员,后来在2005-2008年和2012-2016年两度当选“立法委员”,属于国民党那拨人。 邱毅的政治标签很明确:支持两岸统一。他早年就常在公开场合说大陆的好话,同时抡起大棒猛批民进党和“台独”。在“立法院”时,他没少跟民进党对着干,指责他们搞分裂,弄得两岸关系紧张。

不过,他也不是没争议。2000年代,他卷进过贪污和诽谤的官司,岛内舆论吵得沸沸扬扬。虽然名声受了点影响,但他立场一直没变,后来还跑去电视节目和社交媒体上当评论员,继续发表看法。 2023年,他在社交媒体上扔了个“炸弹”:台湾九成以上民众反对统一,近五成反对“台独”。这话一出,有人觉得他点出了实情,有人觉得他在胡扯,毕竟他没给出具体民调来源。 不过,这句话确实戳中了台湾民意的一个痛点:很多人既不想跟大陆合一块儿,也不愿意彻底闹独立。邱毅还顺带diss了民进党一把,说他们通过教育和媒体“洗脑”年轻人,搞得大家对统一怕得要死。

邱毅这话听着挺唬人,但台湾民意真有这么极端吗?咱得看看数据和现实情况。台湾的民意从来不是铁板一块,受教育、媒体、政治风向影响特别大。 先说邱毅的数据:九成反对统一,五成反对“台独”。这俩数字乍一看有点矛盾,但仔细拆解一下,能发现不少人其实是“中间派”,不想选边站。 公开的民调数据其实挺多的,但跟邱毅的说法不完全一样。比如,台湾国际战略学会2023年做过一次调查,45.1%的受访者支持基于“九二共识”搞两岸交流,这说明至少有不少人并不完全排斥大陆。 台湾民意基金会同年的数据更有意思:超过六成受访者表示,如果大陆承诺不打仗,他们愿意考虑“维持现状再议统一”。这跟邱毅说的“九成反对统一”有点差距,但也侧面印证了很多人不想立刻统。

再看看“台独”这边。民进党智库的数据没直接说支持“台独”的有多少,但邱毅讲“近五成反对‘台独’”其实跟一些调查吻合。 像BBC报道过的台湾民调显示,支持“永远维持现状”的比例一直在涨,2020年就超过50%,到2023年可能更高。 这说明啥?岛内很多人对“台独”没啥热情,但也不想马上跟大陆统一,宁可拖着。

为啥会这样? 台湾民意变成这样,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教育是个大原因。民进党2016年上台后,推了个新课纲,把“中国史”塞进“东亚史”里,明清历史被压缩得只剩几页,中法战争还改名叫“清法战争”。 这招被批为“去中国化”,目标是让年轻人觉得自己跟大陆没啥历史联系。时间长了,新一代对大陆的认同感自然就淡了。

媒体也火上浇油。台湾有些新闻台天天播大陆的负面消息,比如经济问题、社会管控啥的,搞得不少人对大陆印象就是“落后”“不自由”。 民进党还不认“九二共识”,政策上老强调“台湾独立性”,蔡英文常喊“台湾的未来自己定”,这话听着提气,但也让很多人觉得两岸关系越来越悬。 不过,反对统一不等于支持“台独”。岛内很多人其实挺务实的,觉得打仗没必要,生意还得做。尤其南部像台南、高雄这些地方,小商贩和普通老百姓更关心日子咋过,不想被统独问题拖下水。 所以邱毅说的“九成反对统一”可能夸张了,但“维持现状”确实是主流。

邱毅这话一扔出来,岛内反应可热闹了。民进党第一时间跳出来反击,说他没证据,纯属制造混乱。官员公开diss他,语气挺冲。 但民间的声音就杂多了。有人觉得他说得有理,毕竟谁也不想打仗;有人则觉得现状挺好,统不统独不独都别折腾。 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时,这话题又被炒热。邱毅跟柯文哲的台湾民众党走得近,常在节目里帮柯背书,推“中间路线”。这让他跟老东家国民党关系闹僵,蓝营支持者骂他“叛徒”。

选举后,他干脆当了柯文哲的特别顾问,公开说要给台湾找“第三条路”。这转变挺大,从铁杆统派变成中间派,不少人怀疑他是看风向变了策略。 网上评论也两极分化。支持他的人觉得他顺应民意,灵活变通;反对的说他没原则,见风使舵。 X平台上有人吐槽:“邱毅从统派跳到柯文哲那边,到底想干啥?”也有人回:“民意变了,他跟着变呗。”不管咋说,他这话确实把台湾社会的分裂和迷茫摆上了台面。

邱毅这番话不光是岛内的事儿,也让两岸关系更复杂了。台湾民意这么分裂,大陆这边咋看?国台办一直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但民进党搞“台独”路线,岛内又一堆人不想统,大陆的耐心估计也在磨。 从数据看,维持现状是当下最稳的选择,但长远咋办没人知道。如果教育和媒体继续“去中国化”,年轻一代对大陆越来越陌生,统一难度只会更大。 可“台独”又不是啥靠谱选项,大陆态度很硬,武力选项一直没拿掉。岛内很多人也明白,真搞独立风险太高,经济上还得靠大陆,贸然撕破脸没啥好处。 邱毅的“第三条路”听着不错,但具体咋走他也没说清楚。柯文哲那套“两岸一家亲”听起来挺和气,可落实到政策上还是模糊。 两岸关系这摊水太深,教育、媒体、政治的分化不解决,维持现状可能就是个拖字诀。

再深挖一下,台湾民意这格局背后有几大问题。第一是认同感。教育改来改去,年轻人对大陆的历史、文化了解越来越少,觉得自己是“台湾人”而不是“中国人”的比例年年涨。 第二是现实压力。经济上,台湾离不开大陆市场,出口额一大半跑那边去,可政治上又不敢靠太近,怕被吞并。 第三是外部因素。美国老插手台湾问题,既给民进党撑腰,又不想真打起来,岛内就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邱毅点出的民意现状,其实是这些矛盾叠加的结果。九成反对统一,可能是对大陆体制和未来的不确定感;五成反对“台独”,则是务实派不想冒险。维持现状听着省心,但拖久了未必是解药。

0 阅读:153

猜你喜欢

国际风云速记簿

国际风云速记簿

速记国际风云,为您记录每一个重要的国际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