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陈毅被叛徒诱骗下山,途中他觉得口渴,于是拐到一农户家里喝水,却因为农妇说了两个字,突然意识到这是个圈套! 1936年底,梅山深处,寒风凛冽,陈毅看着眼前这份薄薄的信笺,心头却像压了块石头,说是中央特派员的来信,要他和项英去大余城南方店接头,可这封信的到来,处处透着诡异。 送信的人是陈宏,名义上是他们的交通员,可谁都知道,这小子早就被国民党拉拢过去了,前阵子,他还大摇大摆穿着国民党军装,在自己老家晃悠,说是老婆管得严,回乡务农了,糊弄谁呢? 中央都失联两年了,冷不丁冒出个“特派员”,还偏偏通过陈宏来传信,这事儿怎么想怎么蹊跷,陈毅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多半又是国民党的阴谋,想把他们引出去,一网打尽。 可就这么放着不管,他又不甘心,两年了,他们这些散落在外的游击队,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急需中央的指示和支援。 思来想去,陈毅决定冒险一试,他带上警卫员黄占龙,直奔大余城而去,走到城郊,口渴难耐,正巧路边有个农妇在洗衣裳,陈毅便上前讨口水喝。 闲聊中,陈毅随口问起农妇,认不认识陈宏,农妇一听,打开了话匣子,说陈宏是她男人,最近早出晚归的,今早还说去“团部”办事去了。 他心里咯噔一下,那“糖铺”可是他们在城里的秘密联络点,按理说只有内部人才知道,陈宏去那儿干嘛?难道他已经叛变了,把“糖铺”也暴露给了国民党? 想到这里,陈毅顾不上休息,立刻拉着黄占龙赶往“糖铺”,远远望去,只见“糖铺”门口,几个国民党士兵正百无聊赖地来回踱步。 不用说,这“糖铺”肯定已经落入敌手了!陈毅心里暗骂一句,还好他多了个心眼,不然这次就真的栽了。 两人正准备离开,旁边一个喝茶的男人突然低声说道:“快走!陈宏和店老板都投靠国民党了,他们等不到你,肯定会搜城的!” 陈毅心头一凛,看来这趟浑水,比他想象的还要深,他感激地看了眼男人,便和黄占龙匆匆离开了大余城。 回到梅山,陈毅立刻把情况告诉了项英,众人听后,都倒吸一口凉气,他们万万没想到,曾经并肩作战的同志,竟然会背叛革命,成为敌人手中的利刃。 为了安全起见,陈毅决定立刻转移,就在这时,山下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原来是国民党军队已经包围了上来!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就像惊弓之鸟,在深山老林里躲避国民党的追捕,缺衣少食,风餐露宿,还要时刻提防着敌人的突然袭击,以及可能出现的叛徒。 有一次,他们被困在一个山洞里,已经断粮好几天了,饥饿和寒冷,像毒蛇一般啃噬着他们的意志,就在这时,一个叫张千妹的妇女,冒着生命危险给他们送来了食物和药品。 原来,张千妹的丈夫,曾经也是红军战士,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她对红军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一直偷偷帮助他们。 然而,好景不长,在一次给游击队送粮的路上,张千妹不幸被国民党巡逻队发现,为了掩护游击队的安全,她毅然跳下了悬崖。 张千妹的牺牲,让陈毅悲痛万分,他深知,在这场残酷的斗争中,像张千妹这样默默付出的百姓还有很多,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是革命胜利的基石。 1937年,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被迫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对于被困在梅岭的陈毅和他的战友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他们终于可以走出大山,呼吸到自由的空气了! 回首这段艰难的岁月,陈毅感慨万千,他深知,革命的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荆棘和陷阱,而信任,则是革命队伍中最为宝贵的东西,一旦失去,后果不堪设想。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6评论】【2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