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为止,已有三位美国前总统公开对特朗普提出严厉批评,他们依次为:拜登、奥巴马、克林顿。这三位来自美国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家族的代表人物,正联手对特朗普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舆论攻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此规模的政界前辈集体发声抨击现任总统的现象,在美国政治史上尚属首次。
同时,美国境内抗议活动再度升级,短短两天内,超过 100 个城市爆发了针对特朗普的大规模游行。相关民调数据表明,特朗普的支持率已跌至其总统任期内的历史新低。 而且,五角大楼泄密事件持续引发广泛关注。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事件对五角大楼造成严重冲击,其领导力已近乎丧失,目前处于濒临崩溃的艰难境地。 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特朗普显然承受着巨大压力。他频繁在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多条动态,其中再次夸大其词地宣称:“众多国家领导人和商界领袖纷纷向我寻求帮助,希望减免关税。”此外,特朗普在4月21日写道:“太平洋上的‘中国礼物’!”("A Gift from China" in the Pacific Ocean!),并配上了一张聚集着大量海洋垃圾的图片!无端指责中国,声称“这是中国给太平洋带来的‘礼物’” 。 事实上,特朗普此次的指责再度构成对虚假叙事的散布。海洋塑料污染作为典型的跨国环境问题,近期权威数据显示,菲律宾已成为当前海洋塑料污染的首要来源国,太平洋区域超过10%的塑料垃圾直接源自该国,中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紧随其后。值得关注的是,太平洋垃圾带中渔具废弃物的主要来源国为美国与日本。这一事实表明,海洋污染绝非单一国家责任,而是全球性挑战。唯有通过国际社会的协同合作,方能实现海洋环境的系统性治理。
令人诧异的是,一位曾对环保事业持极端轻蔑态度、并主导美国退出国际气候协定的总统,竟以“环保”为名对中国发难。此类行为并非首次出现。在其上一任期内,特朗普便曾无端指责中国“污染”了太平洋。彼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已直接予以驳斥,并列举了太平洋岛国居民对美国的不满,明确指出美军驻外基地才是真正的重大污染源。
事实上,特朗普近期再度以环保议题向中国施压,这一举动恰恰暴露了其当前对华策略的困境。当前,特朗普政府正面临三重压力: 对华谈判承诺落空:特朗普曾公开宣称“中美有望在3至4周内达成协议”,但截至目前,中方未主动与其沟通。与此同时,中国副外长已与金砖国家代表会晤,若金砖国家形成统一立场应对美方,4周期限届满时,特朗普不仅将面临外交失信的舆论危机,更可能错失战略主动权。 特朗普与多国的谈判进程遭遇重重阻碍。当前,美日之间的谈判正陷入僵局,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关键议题上坚守立场,不愿对特朗普做出重大妥协。最新情报显示,石破茂仅愿意在进口美军汽车问题上做出有限让步。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方面也明确表态,不会向特朗普的压力屈服。倘若特朗普连这些传统盟友都难以说服,美国民众又怎能寄望他能在全球舞台上应对自如?目前,特朗普已将印度列为中美战略竞争的下一个焦点,印度总理莫迪的决策将备受瞩目。 特朗普面临的另一大挑战,则是迫在眉睫的美债危机。据统计,今年6月将有高达6万亿美元的美债到期,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已明确表示,目前不降息!不救市!这意味着,美联储在关键时刻选择了“袖手旁观”,对特朗普的困境视而不见。于是在4月17日,特朗普通过其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连发三条动态,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展开激烈抨击,使双方长期存在的矛盾首次公之于众。特朗普在首条动态中批评称:“鲍威尔16日发布的报告质量堪忧。他本应效仿欧洲央行降低利率,却总是行动迟缓且屡犯错误。”次条动态中,特朗普的言辞更为犀利:“鲍威尔理应尽快离职。”第三条动态更是直接威胁道:“若我欲使其离职,他必将迅速离任。我对他的表现深感不满。”虽然特朗普曾威胁要解雇鲍威尔,但显然,他并无此权力,毕竟美联储主席的职位并非白宫官员所能随意任免。 综上所述,特朗普当前的处境可谓“四面楚歌”,内外交困。接下来,我们将密切关注他如何化解这一系列危机,走出困境。我们拭目以待。
穿越
特朗普污染了美国 美国已经没有信誉和能力称霸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