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妥协,澳对华下最后通牒!若中企不出售港口,将强制征收达尔文港,这事说白了,就是让澳大利亚先撕破了脸,之前租给我们中企,岚桥集团的那份99年合约,现在硬是要废了,他们话都撂下了,要么你中国企业自己乖乖退出,要么我们就强制收回来,说实话,这种事在谁身上都恼火,讲契约精神是讲给别人听的真轮到他们自己,翻脸比翻书快! 达尔文港作为澳大利亚最北端的贸易咽喉,曾是个年久失修、吞吐量低到连货轮都嫌弃的破败码头。2015年,北领地政府急需资金,主动抛出橄榄枝把港口租给了中国岚桥集团,签下99年的长约,换来5.06亿澳元的救命钱。 岚桥严格遵守澳洲法律,通信设备通过审查,连北领地的前总检察长都站出来为交易背书。而岚桥不负众望,砸下2亿澳元翻新港口,十年间兢兢业业,港口从“鸡肋”变成“金鸡”,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 好景不长,美国在港口旁投下2.7亿美元建军事设施,准备把这里变成印太战略的桥头堡。澳大利亚政客们突然集体“失忆”,忘了当年的求援,忘了合法的合约,开始炒作“中国威胁论”,要以“国家安全”为由强行收回港口。 澳大利亚为何宁愿自毁信誉,撕毁一份合法的99年租约?答案很简单:美国的压力。 自2011年美国启动“亚太再平衡”战略,澳大利亚就被绑上战车,成为印太地区遏制中国的前哨。 当美国核潜艇高调停靠达尔文港时,岚桥的码头与之对望,这一幕像是给澳大利亚敲响了“站队”的警钟。为了当好马前卒,澳大利亚不惜祭出《国防安全法案》,准备绕过法律程序强征港口。 在这背后,还有政客的选票算盘。洛伊研究所民调显示,63%的澳洲人视中国为威胁,但58%反对对华制裁。 澳大利亚国内经济承压,执政党急需转移矛盾焦点。炒作“中国威胁”成了屡试不爽的招数,哪怕这意味着牺牲中澳上千亿澳元的贸易红利。况且强征的赔偿金高达87亿到112亿澳元,北领地政府难以负担。 澳大利亚的做法,不仅是对岚桥集团的背叛,更是对国际规则的嘲弄。中澳关系好不容易回暖,这出闹剧却可能让双方重回冰点。 更长远来看,澳大利亚的信誉将遭受重创。哪个投资者还敢在一个朝令夕改、随意撕约的国家砸钱?如果这次强征得逞,其他国家可能效仿,全球投资环境将陷入“国家安全”借口的乱局。 澳大利亚本可以在中美之间找到平衡,借力中国的市场和美国的保护。可现在,它选择了一边倒的站队,选择了可能失去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当达尔文港停滞,澳大利亚失去的,将是远超一个港口的经济价值,即一个国家在全球化舞台上的公信力。
等不到妥协,澳对华下最后通牒!若中企不出售港口,将强制征收达尔文港,这事说白了,
谦与谦寻
2025-04-22 16:49:45
0
阅读:190
想说点啥
所以052D搁浅了,🉐修大半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