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黑龙江16岁男孩跪求校长供他上学,校长同意后,却瞒着男孩搬了家,两人

如梦菲记 2025-04-22 17:40:35

2017年,黑龙江16岁男孩跪求校长供他上学,校长同意后,却瞒着男孩搬了家,两人失联8年,再见面,男孩哭成泪人:爸,谢谢你。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7年,黑龙江鸡西的清晨,寒风刺骨,16岁的王振宇站在一所普通中学的操场边,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他紧盯着晨跑的张洪生校长,眼中满是绝望与希冀。   父母早逝,家境贫寒,弟妹寄人篱下,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辍学打工的日子让他四处流浪,捡剩饭、睡天桥,两个月的颠沛流离让他明白: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他鼓起勇气,扑通一声跪在张洪生面前,泪流满面地恳求:“校长,我想读书,您能帮我吗?”   张洪生愣住了,这个普通的中学校长,家中并不宽裕,妻子体弱,次子患有精神疾病,长子还在上学,全家靠他微薄的薪水维系。   他深知资助一个学生意味着什么,但他看着王振宇瘦弱的身躯和坚定的眼神,鼻子一酸,扶起少年,郑重承诺:“孩子,只要你想读,别的我来想办法,”这一刻,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王振宇的童年充满苦难,父母因病相继离世,他与弟妹被姑姑收留,但姑姑家境拮据,难以负担三个孩子的生活,16岁的王振宇选择辍学,独自闯荡哈尔滨、大连等地,试图靠打工养活弟妹。   然而年纪太小,处处碰壁,他甚至扒火车、躲在车厢座椅下,只为寻找一线生机,流浪的日子让他身心俱疲,却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求学的信念,回到鸡西,他想到的唯一希望就是张洪生——那位晨跑时总带着微笑的校长。   张洪生的生活同样不易,为了让王振宇重返校园,他不仅承担了学费和生活费,还每周给50元零花钱,这些钱看似微薄,却是他省吃俭用、甚至四处兼职换来的。   他白天教课,晚上到40公里外的学校兼职,周末瞒着家人去工地搬砖,累得站着都能睡着,家中次子病情加重,医药费如流水,夫妻俩常常只吃馒头咸菜,但他从未让王振宇感受到一丝经济压力。   一次,王振宇因同学玩笑而自卑,甚至萌生轻生念头,张洪生发现后,将他带回家中,像父亲般拥抱他,鼓励他:“你是男子汉,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从此,王振宇住进张家,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为了供王振宇上大学,张洪生做出了惊人的决定——卖掉自家房子,他谎称自己年老体弱,上下楼不便,将卖房所得几乎全部用于王振宇的学费,还假称是“社会捐款”。   王振宇对此一无所知,只知埋头苦读,最终考上哈尔滨师范大学,大学期间,他勤工俭学,试图减轻张洪生的负担,但张洪生总是笑着说:“你好好学习就行,别的别操心,”   毕业后,王振宇成为一名教师,满心想报答张洪生,然而,职业选择的分歧让两人发生争执,王振宇想追逐梦想,尝试新的人生方向,张洪生却希望他留在稳定的教师岗位。   争吵后,张洪生突然搬家,电话停机,杳无音讯,王振宇四处寻找,跑遍鸡西的大街小巷,询问张洪生的同事和邻居,却毫无线索。   他后来才得知,张洪生因经济拮据,带着家人搬到农村老丈人家,卖房所得早已花光,次子治病仍需巨额费用,为了不拖累王振宇,张洪生选择了彻底断联。   整整八年,王振宇心中满是愧疚与遗憾,他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却始终忘不了那个如父亲般温暖的校长,2025年,一个综艺节目组听说了他的故事,帮他四处寻人。   终于在一个偏远山村的简陋教室里,王振宇见到了张洪生,曾经挺拔的校长已满头白发,背影佝偻,但眼神依旧慈祥,重逢瞬间,王振宇泪如雨下,冲上前紧紧抱住张洪生,哽咽着喊出藏在心底多年的那声“爸”:“爸,我终于找到你了!谢谢您!以后我来养您!”   张洪生拍着他的背,眼中含泪:“孩子,看到你好好的,我这辈子值了,”这一幕让在场所有人动容,节目播出后,网友们被这段师生情深深触动。   有人赞叹张洪生的无私,称他为“真正的教育者”;有人感慨王振宇的知恩图报,认为是爱的传承;也有人反思张洪生卖房的决定,认为他应更顾及家庭,无论如何,这段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教育的伟大力量。   张洪生的付出如烛光,燃烧自己,照亮了王振宇的人生,王振宇则用行动延续这份爱,不仅成为一名好教师,还承诺照顾张洪生余生。   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这份情谊,如春风化雨,温暖了无数人的心,也提醒我们:感恩与善意,永远是世间最美的力量。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重庆卫视《谢谢你来了》20170906《相识于微时,却不能相忘于江湖!》

0 阅读:80

评论列表

喜欢抬杠

喜欢抬杠

1
2025-04-22 18:58

时间线对不上奥[微笑][微笑]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