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春,郑苹如与丁默邨就开始了密切的交往。这年春天,丁默邨试图通过郑苹如,游说她的父亲江苏高等分院首席检察官郑钺加入汪伪组织,并威胁说“你父亲若不加入和平运动,76号迟早要你父亲的性命”。 1939年春,上海樱花刚开,寒气还没散尽,一个危险的游戏悄然上演。郑苹如,一个22岁的上海社交明星,却背负着中统特工的秘密身份,与汪伪特务头子丁默邨展开了一场生死博弈。丁默邨看中她父亲郑钺的地位,想通过她拉拢这位江苏高等分院首席检察官加入汪伪政权,还放出狠话:“不加入和平运动,76号迟早要他的命。”这不是简单的威胁,而是那个乱世里血腥权谋的缩影。接下来,他们的故事会走向何方? 郑苹如1918年出生在日本名古屋,父亲郑钺是浙江人,早年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搞革命,回国后在上海复旦大学教法律,后来当上江苏高等分院首席检察官,以正直出名。母亲是日本人,来自名古屋名门,郑苹如小时候在日本长大,日语流利,长得漂亮又有气质。1937年,她19岁就登上《良友画报》封面,在上海滩名声大噪。那时候抗战刚打响,她在上海法政学院读书,通过同学嵇希宗加入了中统,开始干情报活儿。 她靠着美貌和语言优势混进日伪高层,专门搜集情报。她胆子大得很,还计划过绑架日本首相近卫文麿的儿子近卫文隆,虽然最后没干成。她不是花瓶,是真有本事,能在那种环境下周旋,搜到不少有用的消息。可惜,她跟丁默邨的交往成了她命运的转折点。 丁默邨1901年出生在湖南常德,家里是做裁缝的,出身普通。他早年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在上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来回老家搞建团。1924年他投了国民党,1926年在广州干过中央组织部的活儿。1930年,他在上海当过“民光中学”校长,其实是掩护身份,领导情报小组。1934年靠陈立夫提拔,当上军统第三处处长,管邮电检查。1938年军统改组,他失了势,只挂了个少将参议的空头衔。 到了1939年,他彻底投靠日本人,成了汪伪76号特工总部主任,跟李士群搭档,专门镇压抗日力量。这家伙手段狠毒,被叫“丁屠夫”,而且特别好色。他看上郑苹如,不光是因为她漂亮,还因为她父亲的地位,想借她拉郑钺下水。他不是什么英雄人物,就是个见风使舵、满手血腥的家伙。 1939年春的交锋:威胁与抗争 1939年春天,丁默邨盯上了郑钺,想让他加入汪伪的所谓“和平运动”。郑钺是个硬骨头,丁默邨知道直接搞不定,就把主意打到郑苹如身上。那时候,郑苹如已经跟丁默邨走得很近,但她不是被动的棋子,而是中统派去接近他的。丁默邨威胁她说,如果郑钺不合作,76号不会放过他。这话听着吓人,但郑苹如没被唬住,她表面上敷衍,心里却在盘算怎么利用这关系搞情报。 丁默邨这边呢,也不是傻子。他一方面想用郑苹如拉拢郑钺,一方面也在试探她。这两人表面上你来我往,其实都在互相算计。郑苹如得在丁默邨眼皮子底下演戏,既要保住自己,还要保护父亲,更得完成组织任务。丁默邨则想着怎么把郑家父女都拉进汪伪的泥潭。 到了1939年12月,事情到了高潮。中统决定干掉丁默邨,郑苹如被选来执行任务。那天,丁默邨在沪西请客吃饭,郑苹如也在场。饭桌上他提到晚上要去虹口参加日本“梅机关”的宴会,郑苹如顺势提议饭后去西伯利亚皮货店买皮衣。丁默邨没起疑,跟着去了。到了店里,她指着一件貂皮大衣跟他聊,实际上是在拖时间,给外面的中统特工争取机会。 可丁默邨这老狐狸警觉得很,瞥见街对面两个形迹可疑的人,立马反应过来。他扔下钱就跑,跳上车逃了。中统的人开枪,没打中,刺杀就这么失败了。郑苹如暴露得太明显,丁默邨跑掉后,她很快就被盯上了。12月21日,她在静安寺路被抓,关进汪伪的牢房。 被抓后,郑苹如被押到忆定盘路37号。她受尽了折磨,鞭打、烙铁,什么都上了,但她硬是一句话没漏。1940年春节前,李士群背着丁默邨把她拉到郊外处决。那天早上,她穿着破囚衣,手抖着写下遗书,告诉家人要坚强,还说自己对国家无愧。她面对枪口很平静,22岁就没了。 郑苹如不是那种只会摆姿势的名媛,她用生命在乱世里写下了自己的选择。她没成功干掉丁默邨,但她的坚持和勇气让人没法忘。她父亲郑钺后来也没屈服,丁默邨的威胁没得逞。 丁默邨的下场:恶有恶报 丁默邨逃过一劫,但好日子没多久。抗战胜利后,1945年他被抓,1947年在苏州狮子口监狱被枪决。这家伙干的坏事太多,镇压抗日力量、手上血债累累,最后的下场一点不冤。他靠投靠日本人爬上去,也因为这葬送了自己。 1939年春的这场交锋,郑苹如和丁默邨,一个是为了信念拼尽全力,一个是为了私利不择手段。郑苹如年轻、有才,却早早没了命;丁默邨狡猾、狠毒,最后也没逃掉报应。那时候的上海,表面繁华,底下全是暗流,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这段故事听着挺揪心,也让人感慨:乱世里的人,真不好当。
1939年春,郑苹如与丁默邨就开始了密切的交往。这年春天,丁默邨试图通过郑苹如,
梦幻的星辰里
2025-04-22 17:48: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