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农村小伙火到央视了!”80后小伙在山上养鸡,每天要背上百斤饲料!不料,小伙

笔杆子说 2025-04-22 20:20:42

“这个农村小伙火到央视了!”80后小伙在山上养鸡,每天要背上百斤饲料!不料,小伙灵机一动想了一招,既能轻松喂鸡,还能节约成本!网友:怎么做到平衡不翻车的?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浙江永嘉连绵起伏的梯田里,传来一种特别的声音,不同于清脆的鸟叫或热闹的蛙鸣,那是过山车轨道摩擦时特有的“咔嗒”声。一位名叫小龙的90后小伙子,把过山车搬到了自家的养鸡场,上演了一场充满未来感的养鸡方式。成千上万只散养鸡紧跟着这辆特制的“养鸡专列”争抢食物,这样的画面迅速在网络上走红,甚至吸引了中央电视台的目光。这件事情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小龙花费20万元打造的这项“农村黑科技”,真的能够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吗? 小龙的故事要从2022年说起,那一年他回到家乡,决心养鸡。他当时对家乡特产的销售模式充满了希望,于是租下了50亩山地,计划大干一场。不过,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实际情况与他最初的设想有着很大的差距。 小龙家住在大山里,山上的梯田地势陡峭。他每天都要背着一百斤的饲料,在田间来回攀爬,非常辛苦。仅仅三个月,他的腰就因为过度劳累得了腰肌劳损。这让小龙十分苦恼,不知如何是好。一次,他在游乐场里玩,飞速驶过的过山车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心想,要是饲料也能像过山车一样自己运输,不就不用这么费力了吗?这样就能彻底解决腰肌劳损的问题了。 这个大胆的想法激励着小龙,他果断拿出全部二十万积蓄。他开始定制轨道,设计鸡舍车厢,经过多次修改,总共设计了七个版本方案,最终在2023年春天,这条长达800米的“养鸡专用轨道”正式投入使用。全村人都赶来看热闹,有些村民嘲笑他乱花钱,有些人甚至认为这套设备撑不了三天就会坏掉。但是,小龙对此非常有信心,他表示:“以前需要三个人累死累活才能完成的喂鸡工作,现在我一个人就可以轻松完成,还能悠闲地喝茶,所以这二十万花的非常值得。” 这套“赛博养殖”系统让小龙不再需要弯腰劳作,同时让鸡变得更加健康。原本在山林里自由觅食的鸡,现在会追逐自动投食车抢食物,因此它们的运动量比传统散养方式增加了一倍,鸡肉也更加紧实有嚼劲。检测结果显示,小龙养殖的鸡肉,肌间脂肪含量有所降低,而蛋白质含量则有所提升。 这吸引了来自各地的买家,就连杭州的餐饮店老板也立刻订购了5000个鸡蛋。小龙的妻子也顾不上休息,不停地包装着贴有“过山车养殖”独特标签的土鸡蛋。这些鸡蛋在网上卖得特别好,即使价格高达每个2.8元,还是常常卖断货,很多人都抢着要。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谁能吸引眼球,谁就能赚钱。“山里的过山车”这个抖音账号火了,小龙发布的“沉浸式体验养鸡过山车”视频,竟然获得了超过一百万的点赞。这种既接地气又充满科技感的结合,让很多城里人都觉得这就是他们理想中的田园生活。有了流量,就有了关注度,更能实实在在地把流量变成钱。 小龙的养鸡场现在生意很红火,每个月靠着短视频卖土鸡,收入能稳定达到30万元。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自己设计的那个轨道运输系统竟然也变成了热门产品,隔壁县有个果园老板专门花了15万,买了一套改进过的版本,说是要用它来运输杨梅。 质疑的声音也跟着出现。“投资20万,得卖多少只鸡才能赚回来?”面对疑问,小龙解释说,轨道系统能减少雇人干活的费用,预计两年就能把投入的钱赚回来。也有人说,山地轨道运输不算什么新鲜技术。小龙觉得,即使是老技术,用在新地方也能发挥作用,只要能解决问题就行,是不是“原创”并不重要。农业专家认为,小龙的例子体现了现在农民的新特点:他们会用科技和互联网的办法,结合自己种地的经验,成为让农村发展的新动力。 小龙摆脱了腰肌劳损,搞起了“赛博养殖”,从朴实的乡村生活走向了流量顶峰,他的成功并非偶然。在如今这个时代,连种地都能玩出新花样,他用科技和创意改变了农村的发展方式。那么,下一个在全网爆火的农村科技创新,又会隐藏在哪里呢?

0 阅读:41
笔杆子说

笔杆子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