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收到一封长私信,向我讲起这些年自己的变化。看第一句就知道了是谁,因为“思翮”这个名字是我取的。
当时我还在上学,刚开始发微博,整天就爱围绕社会热点亢奋表达。这位网友给我发了私信,说妻子刚生下儿子,不知叫什么好,觉得我比较有文化,想请我给取个名。他甚至没有具体要求,比如要几个字、必须带什么偏旁。
那时很流行讲“不忘初心”,我忽然想起陶渊明《杂诗》里的一句话——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这是陶渊明为数不多回忆自己青春年少的语句,他不是一生下来就想“悠然见南山”的,他也有豪情万丈的时刻。可见,年轻时拥有高远志向并不困难,面对漫长现实束缚和磕碰不改不忘,又是多么不容易。
我带着一种初生牛犊不要脸的精神跟这位网友说,就叫“思翮”吧。翮,读hé,喻指鸟儿的翅膀。既能思,有强健的脑力,又有雄壮的翅膀,永远不忘对远方的渴望。读起来挺好听,也不大容易重名。
没想到,他采纳了。没几天就告诉我,儿子户口本上登记的名字,就叫思翮。
回头看,一个真敢取,一个真敢用。
这两年,我很少发微博了,微博互动断崖式下降,和以往热闹的时候比,显得冷冷清清,我觉得这没什么。当时热切追随我、在每条微博下亢奋留言的那批粉丝,现在应该正经历初出校门最艰难的时刻,灰头土脸。他们一定比我当时更灰头土脸,这一点我很确信。这和能力无关,我只是侥幸早生几年。
人在那样难受的时候,有什么好说的呢?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长大,学会了沉默,知道了亢奋的幼稚,以及表达的无力。
这样的私信,我最近收到了好几份,每封信的具体内容都不一样。但读来读去,其实大家也没什么真正的“大事”要告诉我,或许只是忽然发现,已经关注我十年、三千多天了。
这十年里,我照亮过一些人,也有幸被一些人照亮。但我依然有自己的难题,下一个十年,不知道是什么样,走走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