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会过日子!”4月19日,河南,一农民种了200亩大蒜,因为招工人抽蒜薹不划算

柳烟绕古堤 2025-04-23 09:31:56

“真会过日子!”4月19日,河南,一农民种了200亩大蒜,因为招工人抽蒜薹不划算,于是灵机一动,告诉周围的村民都可以来免费抽蒜薹,结果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把蒜薹抽的差不多了,这样一来大蒜就长势喜人,网友:只有干过的才知道有多累! 信源:蓬勃新闻 四月的河南,春意正浓。地里绿油油的一片,都是老张家的大蒜。 这片蒜地有整整两百亩,是他去年咬牙承包下来的。那时他信心满满,想着蒜价不错,哪怕辛苦一年,年底也能有个好收成。 可人算不如天算。眼看着大蒜快要抽蒜薹了,老张却高兴不起来。 这几天他每天都泡在手机和收音机前,盯着蒜薹的市场行情。但无论哪个渠道,都传来一个让人泄气的消息:蒜薹价格低得可怜,收购价才几毛一斤,连地里的人工费都不够。 老张一个劲地抽烟,一根接着一根,满嘴都是烟味,眼睛也熏得红红的。 他算了一笔账,如果请人来抽蒜薹,一个人一天至少一百来块钱,两百亩地,怎么着也得请个几十人,前后两三天,那就是一两万块钱打水漂。 关键是——这蒜薹还卖不了多少钱! 但如果不及时抽掉蒜薹,大蒜就会因为营养被蒜薹吸走而减产,到时候蒜头长不大,卖不上价,更亏。 正发愁时,老张的媳妇李大姐进来了,看他愁眉苦脸的样子,一屁股坐在炕头上说:“愁有啥用? 咱不如换个法子——你看村里那些老人,谁家不是闲着呢?要不你去说说,让大家自己来抽,蒜薹谁抽的归谁拿走,咱省人工,他们有菜吃,不也挺好?” 老张一听,眼睛一亮。他媳妇这主意,可真是妙。 “对啊,咱们就说白了——谁来抽,谁就拿走蒜薹,一分钱不收,还包一顿热饭。抽得快还不耽误人家干自家的活!” 第二天一早,老张就挨家挨户跑,嘴都快磨破了,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全村人。 村口的广播也响了起来:“各位乡亲,老张家两百亩蒜地开始抽蒜薹了,大家谁愿意抽的,随便来,蒜薹你们拿走,抽得越多拿得越多,中午老张家还给大家管饭。” 一时间,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了。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大亮,村里那些五六十岁的老人就拿着镰刀、小桶、布袋陆陆续续往蒜地走。 他们大多是些老把式,干惯了农活,有人干脆拉上了小推车,有人拿来蛇皮袋,一副准备“大战一场”的架势。 “今儿这活是良心活!”一位姓刘的大妈边走边说,“还能拿蒜薹回去炒肉吃,多好。” 老张在地头忙前忙后,给大家安排区域。中午还亲自去镇上的小饭馆定了几口大锅,做了一大锅烩面。 又加了两盆咸菜和一桶炖肉,热腾腾地送到地头,一边还大声喊:“大家吃口热的!都是咱乡亲,别客气!” 老张媳妇也没闲着,在村头那口老锅上煮了满满两锅玉米糁粥,给干完活的老人们送上热腾腾的一碗:“来一碗,歇歇吧。” 大家边吃边笑,几位大爷大妈甚至开起了玩笑: “这活看着简单,干起来是真累,蹲一上午,我这老腰都直不起来了。” “年轻人不干这个了,可咱干得惯。蒜薹嫩得很,回去炝一炝,炒鸡蛋正合适。” 还有人打趣:“老张这是发财不忘乡亲啊,白拿蒜薹,还吃了顿好的,来年你再种,我还来!” 就这样,一天过去了,两百亩地的蒜薹几乎抽了个七七八八,第二天只用了半天就全部清理完毕。 老张站在蒜地边,看着整齐利索的大蒜苗,心里那个舒坦。算起来,这次他几乎没花一分钱人工费,还顺带还了人情,村里人也都满意,真是两全其美。 晚上,他和媳妇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长出了一口气:“人不能光看眼前的账,有时候,得用人心换人心。” 那一夜,整个村子都睡得香。 而这个“免费抽蒜薹”的事,也被附近几个村子传开了。有人还专门在网上发了个视频,配文说:“干过才知道蒜薹多累!可老张这一招,真有点意思。” 网友们纷纷点赞评论: “这才是真正的农民智慧!” “互帮互助,这样的农村故事太温暖了。” “这种事上新闻我都不意外!”

0 阅读:636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75

用户13xxx75

2
2025-04-23 10:49

免费抽他们不会抽的很干净,会挑好的挑嫩的抽。弄完了还得雇人抽,而雇人是按亩计费,所以省不了钱。

指间流过华年

指间流过华年

2
2025-04-23 11:03

不懂就问种这种长蒜苔的大蒜不就为了抽蒜苔卖钱吗?哪里挣钱呢?

用户10xxx04

用户10xxx04

2
2025-04-23 10:36

你真是会想,如果免费能抽完,会雇人抽?

柳烟绕古堤

柳烟绕古堤

若果你也偏爱于文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