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对峙败走9年,带队美上将依旧不服:中国若动武,损失将空前

木梓聊国际 2025-04-23 10:07:27

南海不仅仅是全球最繁忙的海上通道,更坐拥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油气储备,自然成了大国角力的必争之地,在这片水域上,历史上中国以九段线为凭证,主张主权,而美国却高举“航行自由”的旗帜,以军舰、航母编队将触角伸到了中国的家门口。 其“亚太再平衡战略”更是明晃晃将中国列为假想敌,然而,美国在南海的步步紧逼并未如哈里斯们所料,一举压制住中国,相反,中国的坚决立场和持续扩建岛礁的动作,让美国反而陷入了更大的被动,九年前的南海对峙,堪称美中对抗的经典案例。

彼时,哈里斯作为印太司令部司令,可谓手握重权,他一边在媒体上高调渲染“中国威胁论”,一边频繁调派美国军舰穿越中国宣示主权的区域,他主导了多起挑衅事件,试图用强硬姿态逼中国退步,效果如何呢?事实证明,非但没成,反而使南海局势更加硬碰硬。 哈里斯当然不会承认这是他的战略失误,但摊开现实,这段时间里中国在南沙的岛礁建设不仅没有停滞,反而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过去的南海对峙,非但没让中国让步,反倒是美国提前暴露了自己的战略短板,虽说从南海撤退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美国的南海政策失算。

但这并不妨碍哈里斯战后重提旧账,在近期的一个公开讲话中,哈里斯再次将矛头指向中国,扬言若中国在南海“选择用武力解决争端”,其损失将是空前的,乍听之下,这话倒是很有气势,但掰开来细看,这位上将未必真有底气,为何哈里斯依然“不服”? 或许在他看来,失败不败在行动本身,而是败在了“执行不力”上,在其任期内,美国屡次高调飞越、驶入南海,却始终没能真正改变局势,而换到后来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关于中国的强硬政策不仅没有实质提升,甚至某些方面更现疲态,而哈里斯作为那一阶段政策执行的直接指挥者。

自然也不愿轻易承认自己在南海棋局上的棋差一招,更重要的是,像哈里斯这样的鹰派将领,即使退役,也需为其政治立场代言,在主流舆论上拔高一调,才能保持话语权在手,还有个至关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哈里斯对于“中华崛起”的深层次焦虑,别看美军舰队在南海耀武扬威。 但从解放军的装备升级到东风导弹的精准打击,再到中国无人机技术的突破,哈里斯们显然已经感受到,美国的绝对军事优势正在被蚕食,在南海,更为焦人之处还在于地理位置,美军的航母战斗群再强,也得横跨半个太平洋,而中国的反制力量却俨然是近水楼台。

哈里斯所谓“若中国动武,损失将空前”的论调,表面看来是对中国的威慑,实际上更像是心理战术,他的真实用意,或许更在于转移内外压力,为当下美国逐步减少在亚太地区实际投入找个合理借口,毕竟,美国国内分裂和经济停滞上的压力比外部威胁更具现实性。 对华鹰派中的某些人恨不得打着“反对中国扩张”的名义,增加军费预算满足军工复合体的胃口,但冷静下来想想,真正有可能在南海“付出巨大代价”的恐怕还真不是中国,一旦南海爆发军事冲突,美国能否短时间内调集足够的资源应对便是个大问题,更别提冲突可能引发的多国参与。

尽管美国一直标榜自己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但要是弄出一场动乱,却正是最伤害其对亚太盟友信任感的结果,而中国在地缘优势和后勤保障上所具备的优势,显然是不可忽视的,这笔账,美国算盘打得再精,也未必敢真下场试水,回到南海对峙的主题,答案或许并不复杂。 美国在这片水域强势介入,尝试用军事力量拉拢盟友、对抗中国,最终却发现自己打不出足够压倒性的“王牌”,从过去的多次对峙结果看,中国始终以维护核心利益为底线,且每一次都做到知难而不退,与此同时,亚太地区的其他国家也开始重新评估与中美的关系。

习惯跟着美国亦步亦趋的小国,开始逐渐意识到地缘平衡的微妙关键,而对美国刺激中国过久,导致局势陷入危险失控,显然也并不符合他们本身利益,对于哈里斯来说,南海这盘棋局早已不是单纯的军事博弈,更是西方认知中的“东升西降”的样本之一。 从“航行自由”到“坚守国际法治”,这些年美国在南海一而再、再而三地打空了口号,却始终逼不退对手,或许才是哈里斯最难接受的事实,他已退役多年,虽可彻底避开“着眼现实利益”的羁绊,但依然无法掩盖他的“失控焦虑”,话说到这,不妨大胆预言,南海风云未止,但棋局定有输赢。

九年前的对峙或许未成压垮美国战略信念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却足够说明,任何试图以蛮力压服中国的策略,都注定结局默然,毕竟,这片海域属于中国的历史从未改变,未来更不会改变,听罢哈里斯的激烈言辞,不禁让人想起中国一句经典成语,黔驴技穷。 当年的咄咄逼人变成了今日的强词夺理,一个曾不可一世的上将,却在退役后仍然不得不靠粉饰历史来为失败找补,南海的故事,还有很多未写好的篇章,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棋盘会变,棋子也会换,但真正敢下注、敢坚持走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0 阅读:33
木梓聊国际

木梓聊国际

家国天下事,本小姐和你一起掰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