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摆数据,2023年全球稀土储量大约是1.2亿吨。中国有4400万吨,占37%;俄罗斯2100万吨,占18%;美国230万吨,占2%。(数据来自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这差距,简直没法比。中国是俄罗斯的2倍多,美国的19倍!标题里说的俄罗斯9%、美国2%,可能是老数据或者估算有偏差,但不管咋算,中国都甩了两国好几条街。
为啥中国这么强?首先,天时地利。中国地大物博,稀土矿藏分布广。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矿区,全球最大,光那儿就占了中国稀土储量的一大半。四川凉山、江西赣州、广东平远,这些地方的稀土资源也多得吓人。可以说,中国是老天爷赏饭吃,资源禀赋太好了。 其次,中国技术硬。上世纪50年代,中国就开始搞稀土研究,几十年来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子。比如,稀土分离技术里的“串级萃取法”,能把稀土元素提纯到99.99%,这技术全球领先。开采、冶炼、加工,中国一条龙全搞定,产业链完整得让其他国家眼红。
俄罗斯:有资源,没发挥 俄罗斯稀土储量2100万吨,占全球18%,不算少。但为啥在稀土市场上没啥存在感?原因挺多。第一,俄罗斯的稀土矿大多在西伯利亚,地方偏,气候恶劣,开采成本高得离谱。运出来都费劲,更别说赚钱了。第二,技术不行。俄罗斯在稀土分离和深加工上没啥优势,很多矿石挖出来还得送到中国去“精炼”。第三,国际制裁也拖了后腿。资金少、技术封锁,稀土项目推进得慢吞吞。
其实,俄罗斯也不是没想法。普京政府一直想把稀土搞起来,甚至提出过跟美国合作,借点技术和资金。但地缘政治这摊水太深,合作能不能成还得打个问号。
美国:曾经辉煌,如今落寞 美国就更尴尬了,稀土储量230万吨,仅占全球2%。美国的主要稀土矿在加州山口(Mountain Pass),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儿可是全球稀土老大。但后来咋了?环保法规卡得严,开采成本高,加上中国稀土价格低,美国矿场扛不住,2015年直接停产。后来虽然重启,但产量一直上不去。 美国的问题不只是储量少,产业链也断了。开采出来的稀土矿石,大多还得运到中国加工。美国自己的分离技术落后,人才也流失严重。想重振稀土产业,钱、技术、时间,哪样都缺。
为了不被中国“卡脖子”,美国最近急了。跟澳大利亚、加拿大签协议,想开发新矿场;给山口矿场投钱,希望能多挖点。但这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短时间内,美国稀土还是得靠进口。 中国稀土为啥这么牛?
光有资源不行,中国能称霸稀土市场,靠的是全产业链的优势。从矿石开采到成品应用,中国啥都能干。比如,稀土永磁材料,做电机、风力发电机的关键,中国产量占全球90%以上。还有稀土发光材料、催化剂,哪样不是中国领跑?技术强、成本低、市场大,这就是中国稀土的底气。
当然,中国也不是没问题。早些年稀土开采太乱,污染严重,资源浪费也不少。好在政府现在管得严了,环保标准提上来,落后产能淘汰掉,还推综合利用技术,把废料都变废为宝。这方向走对了,稀土产业越来越绿色。
中美俄稀土储量的差距,直接影响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稀土是战略资源,谁多谁就硬气。中国凭着37%的储量和70%以上的产量,稳坐全球稀土供应链的“王座”。美国和俄罗斯想翻身,难啊。
对美国来说,稀土依赖中国是个大隐患。高科技、军工都得用稀土,万一中国断供,美国咋办?这几年,美国老嚷着要“去中国化”,但现实是,全球稀土加工能力70%在中国手上,短期内谁也绕不开。 俄罗斯呢,稀土开发慢,经济上没啥增量,战略上也吃亏。西伯利亚的矿要是能盘活,俄罗斯在国际博弈里还能多张牌,可惜现在只能干瞪眼。
中国这边,优势是大,但压力也不小。西方老拿稀土说事儿,骂中国搞“资源垄断”。其实,中国一直在稳定全球供应链,也愿意合作,可前提是得尊重中国的利益。稀土这张牌,中国握得紧,但也得打得巧。
稀土这东西,重要性只会越来越高。新能源、人工智能、国防科技,哪个离得了它?中国会继续守好自己的稀土“家底”,技术上再突破,环保上再升级。美国和俄罗斯也不会闲着,肯定会加大投入,找新矿、建新厂,慢慢缩小差距。 不过,稀土博弈不是零和游戏。全球需求那么大,合作开发才是正路。中国、俄罗斯、美国要是能坐下来谈,技术共享、资源互补,说不定能把稀土这块蛋糕做得更大。当然,这得看各国能不能放下成见,现实里恐怕没那么容易。
总的来说,稀土是21世纪的“工业黄金”,中美俄的差距反映了资源、技术、战略的综合较量。中国现在领先,但未来咋样,还得看怎么用好这手好牌。稀土的故事,还远没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