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果案,后来是怎么引起人们关注的?央视的《督导利剑》给出了答案。2018年7月,云南几名空乘人员,到昆明一家KTV唱歌。 孙小果案堪称中国司法史上的一大奇案。孙小果,1977年出生于云南昆明,家境普通,但母亲孙鹤予和继父李桥忠却有着不一般的背景。 他早年就因犯罪劣迹斑斑被判重刑,却总能神奇“复活”,背后是家族势力和司法腐败的合谋。 2018年7月那次KTV事件,像一颗火星点燃了公众的怒火,也让这个名字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孙小果的犯罪之路早早就开始了。1994年,他才17岁,就在昆明绑架并强奸了两名女青年,手段残忍。 当时他被判了刑,但奇怪的是,他压根没在监狱里待多久。1997年,他变本加厉,又犯下多起强奸和故意伤害案,法院判了他死刑。 按理说,这该是他罪行的终点,可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死刑不知怎的变成了有期徒刑,到2010年,他居然提前出狱了。这样的操作,普通人想都不敢想。 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孙小果的母亲孙鹤予是个关键人物。她曾是昆明一家公司的职工,后来靠着关系和手段,把儿子从法律的铁腕下一次次捞出来。 他的继父李桥忠,公安系统出身,手里握着不少人脉。两人联手,通过贿赂、伪造文书甚至直接干预司法,把死刑变成了“缓刑”,再到最后干脆放人。 这样的能量,靠的可不是运气,而是实打实的权钱交易。 2018年7月那次KTV事件成了转折点。那天,云南几名空乘人员在昆明唱歌时,跟人起了冲突。孙小果带着一帮人出现,直接动手打人,嚣张得不行。 这事本来可能只是个小新闻,但有人认出了他——这不是那个早该死了的孙小果吗? 他怎么还在外面晃荡?消息传开后,网上炸了锅,大家开始扒他的老底,越扒越觉得不对劲。一个死刑犯,怎么可能活得这么滋润? 公众的质疑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孙小果的名字从地方传到全国,大家都在问:法律到底怎么了?是谁在背后撑腰?这件事闹得太大,捂都捂不住。 舆论的压力让相关部门坐不住了,案件被重新翻了出来。这时,央视的《督导利剑》站了出来,用镜头和事实把这件事彻底摊开在公众面前。 《督导利剑》这档节目专门挖那些藏在暗处的黑幕。针对孙小果案,他们派了记者深入调查,找证据、访知情人,把孙小果从犯罪到“复活”的每一步都挖了出来。 节目里提到,他能逃脱制裁,靠的是家族织起的关系网。母亲孙鹤予出钱,继父李桥忠出力,买通了从法官到监狱的层层关节。 他们甚至伪造了孙小果的“发明专利”,以此为借口减刑。节目还曝光了不少官员的名字,这些人收了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法律成了摆设。 这档节目播出后,全国哗然。大家这才明白,孙小果不是什么“命大”,而是有人拿权力给他续了命。公众的愤怒直接推高了案件的关注度,网上到处是讨论的声音。 有人说:“这不查清楚,法律还有啥用?”也有人感叹:“原来钱和权能这么玩。”这种情绪逼得上面不得不动真格。 2019年,中央政法委坐不住了,直接派了专案组下来彻查。调查组一层层剥开,发现涉案人员多得吓人,从地方司法到监狱管理,腐败的链条长得超乎想象。 2020年,孙小果被重新判了死刑,这次是真执行,没再留余地。那些帮他的官员、警察,一个个也被挖出来,该判的判,该撤的撤。数据显示,这案子牵扯了19名公职人员,全都被处理了。 孙小果案的处理结果,总算给了公众一个交代。这事从头到尾看下来,不是孙小果有多厉害,而是他背后的保护伞太硬。 2018年7月那次KTV事件,不过是个导火索,真相是央视《督导利剑》和公众的关注,把这张网给撕开了。 法律最终还是站住了脚,但这过程却让人感慨万千。腐败有多深,司法就得有多硬,这案子算是给所有人提了个醒。 再说回那次KTV事件,要不是那天的事,孙小果可能还在外面晃悠。这说明啥?有时候,偶然的事件能撬动大问题。 公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旦盯上了,谁也跑不掉。《督导利剑》不光是揭了个案子,还让大家看到,反腐和司法公正不是喊口号,得靠实打实的行动。 这案子落幕了,但留下的思考没完。法律面前,真能做到人人平等吗?孙小果这样的人,以后还会不会出现? 这些问题,不光是法院的事,也是每个人的事。孙小果案的关注度,从KTV那晚开始,到全国热议,再到最后严惩,靠的是公众不放手,靠的是媒体敢挖底。 这样的结果,来得不容易。
孙小果案,后来是怎么引起人们关注的?央视的《督导利剑》给出了答案。2018年7月
丁香花草湖
2025-04-23 14:44:01
0
阅读:1129
实诚
家境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