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印太司令塞缪尔·帕帕罗在参加听证会时说的一句话,“令国会气氛瞬间凝固”,没想到中方竟强到如此地步..... 当美国印太司令帕帕罗在国会听证会上抛出中国军舰建造速度是美军3倍的数据时,议员们的沉默像一块冰,凝固了华盛顿的春日。 这场看似关于军力对比的辩论,实则是美军在预算削减压力下的生存博弈——用中国速度的标尺,丈量美国霸权的焦虑。 帕帕罗的发言单刀直入:中国每年下水三艘驱逐舰的时间,美军仅能完成一艘;歼-20生产线昼夜不息时,F-35却因供应链问题步履蹒跚。 更令议员们不安的是,他坦言第一岛链的制空权已非美军独占,冲突爆发时双方都难掌控全局。这些数字背后,是五角大楼二十年来的首次公开承认——工业基础的锈蚀比导弹威胁更致命。 但戏剧性转折藏在细节里。当帕帕罗强调必须增加防御投入时,现场有人苦笑。 毕竟三个月前,同一批议员刚批准将伯克级驱逐舰订单外包给韩国船厂。这种矛盾揭示了一个更深的真相:美国军工复合体正陷入既要遏制中国,又无力自我革新的悖论。 中国外交部对此的回应平静而坚定:我们发展国防只为守护和平,从不以超越谁为目标。这种定力与美方的躁动形成鲜明对比。 东部战区演训中,歼-16与中央山脉同框的画面,恰似无声的注脚——山峦不会因风向改变,实力也无需喧嚣证明。 军备竞赛的叙事常被简化为数字游戏,但真正的较量在于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中国军工的崛起得益于全产业链协同和创新驱动,而美国却困于政治内耗与产业空心化。 历史证明,将对手妖魔化以索取预算的套路,终会反噬自身公信力。当帕帕罗们反复炒作中国威胁时,或许更该思考:为何拥有全球最多军事基地的国家,反而对和平发展道路充满恐惧? 大国竞争的终极答案,从来不在听证会的麦克风前,而在工厂的机床下、实验室的灯光里,以及对待文明多样性的胸襟中。 信源: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枢密院十号2025-04-20
现在的中国打的过美国吗?这么说吧,很快就会知道了,经济上无法取胜,或者占不到他们
【5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