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的南京,大汉奸陈公博情妇莫国康被日本人遣送回国,接受公审。从现场照片看,莫国康鹅蛋脸型,五官精致。因为当天上午陈公博刚刚被正法,所以她被吓得语无伦次,甚至声音都有些微微颤抖。 莫国康的故事,得从她的出身说起。她生在广东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家里没啥钱,父亲靠摆个小杂货摊糊口,母亲整天忙着操持家务,手上全是干活磨出的茧子。 这姑娘打小就机灵,七岁能背《三字经》,十岁会算账帮家里看铺子。街坊都说她将来准能出息,可谁也没想到她会出息到汉奸头子的被窝里。父亲重男轻女想把她卖给地主家当童养媳,幸亏有个开明的叔父拍出三块大洋,硬是把她塞进北大考场——那年头北大报名费够买两袋大米,穷人家的丫头能进京读书,比现在考上哈佛还稀奇。 北大那四年彻底改了她的命。白天啃书本晚上写稿子,给《东方杂志》写的时评比男同学还犀利。有回在咖啡厅撞见陈公博,这姑娘端着咖啡杯谈《资本论》,把刚当上上海市长的陈公博唬得一愣一愣的。陈公博哪见过这阵仗?北大才女加政治新星的光环晃得他眼花,当场拍板让莫国康当秘书——说是秘书,办公室门一锁就是半钟头,外头等着汇报的官员听着里头桌椅吱呀响,个个臊得面红耳赤。 汪伪政权那摊子烂事倒成了她的舞台。陈公博给她安了个“立法委员”的头衔,这官衔听着文绉绉,干的尽是缺德买卖。江苏粮仓被她刮得耗子都饿瘦,搜刮来的大米成船往日军军营送;上海滩的鸦片生意更绝,缉毒文件她签着“准予放行”,转头就收黑钱给弟弟买洋房。最损的是搞“清乡运动”,抓了抗日分子往她跟前一跪,这北大才女翘着兰花指批“就地枪决”,钢笔尖戳纸的力道比刽子手砍头还狠。 审判席上的狡辩比戏台子还精彩。法官问为啥投敌,她梗着脖子说“曲线救国”;问起鸦片买卖,她甩锅给死了的陈公博;连绣着鸳鸯的肚兜从陈公博枕头下翻出来,都能说成“工作需要”。旁听席的老百姓气得扔臭鸡蛋,她倒掏出小镜子补妆——关在军统局那会儿,连牙膏都用香奈儿的人,哪受得了老虎桥监狱的粗瓷碗? 十年大牢蹲完,这女人就像滴在史书上的墨渍,擦不干净又遮不住。你说她坏吧,北大录取通知书现在还挂在广州档案馆;说她惨吧,饿死的百姓坟头草都比她牢房里的《四书》厚。最讽刺的是当年审判她的法庭,现在成了网红打卡点,小姑娘们穿着同款天蓝旗袍摆拍,谁还记得那抹蓝色染过多少同胞的血?
1946年的南京,大汉奸陈公博情妇莫国康被日本人遣送回国,接受公审。从现场照片看
星河漫游阁
2025-04-23 16:44:5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