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朱德和妻子正在吃饭,突然,十几个敌军踹门而入:“谁是朱德!”生死关头,妻子扔给朱德一个脸盆:“给军长打水去!”这个举动竟然救了朱德的命……
妻子临时机智的一句话让朱德免逃一死,才有了朱德往后的成就以及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女人,这句话朱德的妻子伍若兰当之无愧。
伍若兰出生于1903年,是正儿八经的书香门第,因为家庭条件比较富裕,她便早早进入了学堂,当时恰逢新思想在中国传播开来,伍若兰便在学堂里接触到了新思想,从此之后励志做一名有志青年。
虽是大家闺秀,却又与那些循规蹈矩的人不同,伍若兰一手刀枪出神入化,是当地有名的武艺高强的女子,当然这也从侧面凸显了伍若兰的脾气火爆。
1928年,已经25岁的伍若兰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朱德,对于伍若兰而言,彼时的朱德就是一个愣头青,不过在短时间的相处之下,二人之间建立了不一样的深厚情谊。
也是在同一年,两个火药脾气的人结为了天作之合,成为了夫妻,结婚后的伍若兰脾气收敛了许多,唯一不变的还是那腔嫉恶如仇的热血。
伍若兰为了朱德洗手作羹汤,本以为生活会一直这么平淡的过下去,可是在那样动荡不安的年代,这无疑是痴心妄想。
1929年的某一天晚上,伍若兰做好了饭菜,二人围绕着一张小方桌津津有味的吃饭,却突然传来一些动静,因为相隔一段距离,二人并未听清。
只是当距离越来越近,听到说话声,朱德不免心慌起来,没错,上千名国民党士兵在当天夜里闯入了江西圳下村,骂骂咧咧的声音此起彼伏,便随着的还有大门被踹开的声音。
对于这次任务国民党士兵志在必得,半个月前,朱德作为将领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向江西南部进行突进,这样的举动引起了蒋介石的高度警惕,蒋介石立刻派人率领军队对朱德进行围追堵截。
本以为不会出现任何纰漏,没成想却被朱德溜之大吉,得知结果的蒋介石咬碎了一口银牙,当即下令务必将朱德抓获,国民党军队认为彼时的朱德已经是穷途末路,所以对于这个任务他们十分有把握。
经过十几天的地毯式搜索,还真让他们发现了蛛丝马迹,根据可靠的消息,朱德就躲藏在圳下村。
国民党军队前往圳下村再次进行地毯式搜索,他们挨家挨户的检查,就连一只苍蝇都不肯放过,而朱德二人听到的那些声音就是这些国民党士兵制造出来的噪音。
“挨家挨户的搜,朱德就在这个村子里面,今天一定要将其抓获。”
国民党军队的一个小头目再次施压,他们的动作越发粗鲁,很快便搜到了朱德与伍若兰所在的地方。
“嘭”
大门被一脚踹开,接着便是嚣张的声音传来:“谁是朱德,老老实实站出来,否则今天晚上谁都别想从这个村庄里面走出去。”
听到这句话,朱德浑身紧绷,面容也是异常的严肃,毫无意外,对于当天晚上抓捕朱德那些人是志在必得。
就在朱德思考怎样应对的时候,伍若兰灵机一动,向朱德扔去一个洗脸盆,朱德被妻子突如其来的举动打懵了,还没等她反应过来,伍若兰便化身泼妇对其大声喊骂。
“还磨磨唧唧杵在这干什么啊,跟个愣头青一样,还不快点去给军长打洗脸水,没有一点眼力见……”
伍若兰骂骂咧咧的声音还在继续,彼时的朱德已经明白了妻子的深意,无外乎是想让他趁着打洗脸水的功夫逃之大吉。
朱德趁机抱着脸盆溜出去,而伍若兰叫骂的声音还在继续:“看看你那个样子,就活该一辈子当个伙夫,我怎么就瞎了眼嫁给你。”
对于眼前的这一幕,国民党那十几个前来找人的士兵并没有起疑,而是颇具玩味的看着这一幕,仿佛在看一出大戏,殊不知他们才是台下被迷惑的“观众”。
眼看着面前的闹剧结束,那十几个人便不再逗留继续朝着下一家的方向走去,可为什么他们竟然没有丝毫起疑呢?
这就不得不说一下伍若兰精湛的演技了,伍若兰先发制人为那些人留下了刻板的印象,再加上朱德没有穿军装,那些人并没有真正见过朱德,所以被迷惑也无可厚非了。
后来朱德与伍若兰在国民党军队的眼皮子底下带着队伍突围逃出生天,而这一切多亏了伍若兰的灵机一动。
不得不承认,伍若兰真是一个聪明、机智、果敢的奇女子,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