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中山大学是由共产国际支持、于1925年成立的高等院校,承载着为中国培养无产阶级革命干部的重任。 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建立,正值苏俄与中国国共两党保持密切联系的时期。通过联合国民党推动中国革命,成为当时苏俄方面的重要战略考量。因此,这所大学的诞生,不仅为中国进步青年提供了求学之地,更成为了革命思想交流与碰撞的重要平台。在这里,中共党员、共青团员、国民党党员以及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进步青年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1929年夏,莫斯科中山大学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十天大会”。这场原本只是每学期例行的支部总结大会,却因王明宗派集团的控制而演变成了一场激烈的斗争。 “十天大会”于6月17日拉开帷幕,至26日结束。会议伊始,王明宗派集团便邀请了区委书记芬可夫斯基和中共代表团团长瞿秋白参会,试图借助外部力量巩固自身地位。会上,芬可夫斯基的言论引发了广大学员的不满。他指责中共代表团无权干预中山大学事务,甚至将学员对支部局的批评定性为“反党行为”。这种颠倒黑白的言论,激起了在场学员的强烈愤慨。 面对芬可夫斯基的指责,张国焘代表中共代表团进行了有力的反驳。他义正言辞地指出,中共代表团有权利也有责任对中山大学的事务提出意见和批评。广大学员也纷纷上台发言,揭露支部局的错误行为,表达了对革命真理的追求和对错误路线的批判。 这场斗争的激烈程度超乎想象。学员们与王明宗派集团展开了长达十天的激烈辩论,每一场讨论都充满了火药味。最终,在共产国际监委会主席舒尔茨的批评下,王明宗派集团的错误被彻底揭露。这场斗争的胜利,不仅为广大学员出了一口恶气,更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事业扫清了障碍。 “十天大会”的最终结果是令人瞩目的。500多名学员以绝对多数反对支部局的决议,仅有29人支持,其中还包括一名不满18岁的团员。这29人后来被称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成为了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符号。而这场斗争,也被视为中国共产党早期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斗争的先声。 “十天大会”不仅直接决定了几百名中共早期革命者的命运,更在深层次上影响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和进程。通过这次会议,广大学员和革命者更加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为后续的革命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现在的中国打的过美国吗?这么说吧,很快就会知道了,经济上无法取胜,或者占不到他们
【6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