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毛主席来到黄袍山看望自己的干妈黄菊喜,不料被敌人包围。为了保护毛主席,黄菊喜没有多想,毅然将自己的儿子吴朝炳推了出去。
黄菊喜,又被人称为黄菊妈,一个普通的乡下妇女为革命事业作出卓越贡献,她鼓励子女参军,更是毛主席的干妈。
1927年7月下旬,毛主席与罗荣桓前往湖北黄袍山发展农民起义,为秋收起义打下基础,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黄袍山的人民被中共领导人所折服。
黄菊喜出身贫苦,12岁便在吴家做童养媳,丈夫早逝,她便一人将3儿2女养大成人。就是这样一位没什么文化的农家妇女却有着高尚的家国情怀。
在组织起义过程中,毛主席与罗荣桓误打误撞来到黄菊喜家中,因为当时国内形势复杂,除了国共两党外还有诸多军阀,所以老百姓根本没什么安稳的生存环境。
但是黄菊喜仅仅从面相上看就接纳了主席和罗荣桓,尤其是毛主席,她总觉得此人面善,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大娘,我们是过路的,能否讨碗水喝?”主席率先问话。
黄菊喜倒是很大方,凭感觉将两位陌生人迎进家门,后来在交谈过程中,黄菊喜了解到这两个年轻人是共产党的领导人,为此便更加热情。
用她的话来说,国民党和各路军阀没什么两样,他们不是抓人就是抢粮,就像土匪一样,只有共产党人是为了人民着想,他们真的不占老百姓任何东西,有了这层缘故,黄菊喜更加热情了。
“可惜我就是女人,还上了年纪,不然也跟你你们干革命!”从她的眼神里,毛主席和罗荣桓感受到了真诚。
“大娘呀,革命不分男女,只要您支持我们就算是帮了大忙了!”
几人相谈甚欢,黄菊喜更是拿出为数不多的口粮招待毛主席二人,可是当地还是有些顽固分子,他们大多是国民党人的眼线,正四处搜索可疑人员。
黄菊喜不愧为女中豪杰,她丝毫不慌乱,将毛主席二人藏在菜窖里面然后与搜索人员周旋,算是打了掩护,逃过搜索。
当毛主席从菜窖里面走上来那一刻,昏黄的烛光打在脸上,黄菊喜一下子想起来,怪不得似曾相识,原来他的侧脸与自己的二儿子吴朝炳这般相像。
“怪不得我总觉得在哪见过你,你跟我二儿子长得好像啊!”黄菊喜笑着说道。“既然这样,那我也做您的儿子好了,以后叫您菊妈!”就这样两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这之后,黄菊喜一直惦念着毛主席,也想让自己的儿子加入共产党的军队。
1930年,机会来了,工农红军16军开到湖北通城,黄菊喜第一个动员自己的大儿子吴朝义加入工农红军,可惜不久之后便在战斗中牺牲,这给黄菊喜带来不小打击,但并没有浇灭她的热情。
时间来到1933年,毛主席因故再次来到黄袍山,闻听菊妈的儿子参军牺牲便前去探望。分别六年后,黄菊喜老了一些,而毛主席则更加成熟了。
“菊妈,还认得我吗?”
“毛…毛委员!”黄菊喜很激动,碍于身份她还是遏制自己的情绪。
“菊妈,您还是叫我泽东或者润之,这样亲切!”
久别重逢,相谈甚欢,毛主席询问了吴朝义的事情,黄菊喜表现得很伤心,但并不后悔,还要将二儿子吴朝炳也送去参军。
正在交谈之理,国民党人收到眼线报告,确定毛主席进了黄菊喜的家,很快找上门来,这次他们目标明确,定要带走共产党人。
黄菊喜再次让毛主席躲进菜窖,主席并不同意,这样菊妈一家人都有危险。
“润之,你是领导者,比我们重要得多,就算为了老百姓,你还说躲进去吧!”说着叫来二儿子吴朝炳,并让他与主席互换衣服,二人有几分相似,毛主席很快明白了黄菊喜的用意。
“菊妈,不可,您已经少了一个儿子了。”
“这是我心甘情愿的,也是朝炳的心愿!”说着不由分说把毛主席推进菜窖,吴朝炳被国民党人带走,最后牺牲。
此后,黄菊喜将自己所有的儿女全部送去参军,作为平凡的个体为革命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1959年10月1日,毛主席特批,邀请黄菊喜到天安门城楼参加建国10周年纪念,党中央领导人亲切接见,一个平凡的女人在史书中留下一笔,黄菊喜无愧为女中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