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1女子生完女儿3个月,丈夫突然神秘地对她说:“我带你去旅游吧。”妻子高兴点头

山史里记 2025-04-24 11:32:46

四川1女子生完女儿3个月,丈夫突然神秘地对她说:“我带你去旅游吧。”妻子高兴点头。谁料,到地方后,她皱眉:“怎么来这?”丈夫却说:“那你回去,我留下!”   2000年深秋,四川成都的一对教师夫妇做出一个改变人生的决定。   丈夫胡忠是省重点中学的化学老师,妻子谢晓君是音乐教师,两人工作稳定,女儿刚满三个月。   谁也没想到,一次看似普通的“旅行”,竟让这对夫妻抛下优渥生活,扎根海拔3800米的雪域高原,成为143名孤儿的“父母”。   胡忠在晚报上看到一篇报道: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的孤儿学校急需老师,孩子们挤在漏风的校舍里,连普通话都不会说。   他沉默许久,转头对刚出月子的妻子说:“我带你去旅游吧。”谢晓君以为丈夫想带她散心,欣然答应。   两人坐了十几个小时的车,颠簸到距成都500公里的塔公乡。眼前是一片荒凉的高原,寒风裹着沙石扑面而来。   校舍的土墙裂着缝,操场上坑洼遍布,孩子们裹着破旧的藏袍,围着篝火跳锅庄舞。   谢晓君愣住了:“旅游怎么来这种地方?”胡忠盯着她:“我决定留下支教,你回去吧。”   谢晓君没说话,当晚,她看到福利学校老师怀里抱着一个刚捡回的弃婴,婴儿冻得发紫,哭声微弱。   胡忠低声说:“这里的孩子,连活着都要拼命。”谢晓君攥紧女儿的小手,突然哭了。   胡忠辞去工作,以志愿者身份留在高原,每月仅拿300元补贴。谢晓君独自在成都带孩子,每逢假期便扛着大包小包去塔公探亲。   一次,3岁的女儿整夜咳嗽,高原反应让她小脸发紫。谢晓君边拍女儿边哭:“我们图什么?”   可当她推开教室门,一群孤儿围上来喊“谢老师”,脏兮兮的手拽着她的衣角,她突然明白丈夫的坚持。   2003年,谢晓君做出惊人决定:带着女儿搬到高原。她把钢琴锁在成都的家里,转行教数学、生物,甚至当起生活老师。   学生宿舍漏风,她裹着棉被备课;女儿生冻疮,她咬牙说:“这里的娃娃更需要我。”有次她晕倒在讲台,醒来时身上绑着灸盒,冒烟继续上课。   胡忠更“狠”,他搬进男生宿舍,每周给8个男孩洗澡。有个孤儿天天尿床,他半夜12点准时叫醒孩子上厕所,坚持三个月,终于改掉毛病。   一次,学生偷了工人的剃须刀,死活不认。胡忠和他挤一张床,聊了一夜童年糗事。第二天,孩子哭着交出赃物,再没偷过东西。   谢晓君则成了“全能阿妈”,她给女孩梳头、缝补衣服,带学生挖野菜充饥。女儿胡文吉4岁起和藏族孩子同吃同住,冻得双手溃烂也不哭。   有人问:“你叫妈妈还是老师?”她答:“开学叫谢老师,不然孤儿们会难过。”   有人嘲讽胡忠“作秀”,他指着脸上的高原红说:“这是我们的军功章。”   14年里,夫妻俩教出80多名大学生,许多孩子毕业后回乡支教。一名学生说:“胡爸爸教会我,老师不是职业,是信仰。”   2012年,夫妇俩当选“感动中国人物”,奖金全捐给学校。   谢晓君说:“钱多钱少不重要,能看着娃娃们走出大山,值了。”胡忠更干脆:“我们没牺牲,只是换了一种活法。”   有人质疑:“抛下父母孩子,去帮别人的娃,太自私!”谢晓君的父亲病逝时,她因暴雪封山未能见最后一面。   胡忠哽咽:“我们对得起学生,唯独亏欠家人。”但女儿胡文吉说:“爸妈让我明白,爱不是独占,是分享。”   这对夫妻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转折,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   他们用20年证明:在物质至上的时代,仍有人愿为信仰“逆行”。正如颁奖词所言:“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

0 阅读:0
山史里记

山史里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