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山西1小伙考上大学,学费3000元,家里翻箱倒柜也不足500元, 父亲摇摇头:“放弃吧。”没想到,村民们你5元,我7元,我他10元的给他凑,把3025元交到他手里。不料,毕业后,他骗女友,说去基层锻炼几年,却扎根乡村一辈子。 1996年夏天,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太古乡的土窑洞里,贺家正被愁云笼罩。 村里第一个考上省城医学院的贺星龙攥着录取通知书,手指关节捏得发白。 三千块的学费像座大山压在全家人心头,家里翻遍所有角落凑不出五百块,父亲蹲在门槛上抽旱烟,母亲坐在炕沿抹眼泪。 这个位于吕梁山腹地的村庄,当年还是国家级贫困地区。全村老少挤在沟壑纵横的黄土地里刨食,最值钱的家当是窑洞墙上挂的几串干辣椒。 村里人听说贺家小子考上大学,三三两两扛着粮食来道喜。张家婆姨送来半袋小米,李家汉子捎来两升玉米面,可这些零零碎碎的接济,离三千块的数字还差得老远。 贺星龙跟着母亲走了二十里山路去舅舅家借钱,穿补丁衣裳的母子俩站在贴着瓷砖的二层小楼前,话还没说完就被堵了回来。 城里做生意的舅舅抖着报纸说生意难做,表弟表妹的补习班费都还没着落。回程路上,母亲深一脚浅一脚踩在碎石路上,五十岁的人背影像七十岁的老妪。 贺星龙咬着后槽牙说要不别念了,父亲当场摔了烟袋锅:"祖坟冒青烟才出个读书苗子,砸锅卖铁也得供!" 消息传到村里,七十多户人家像约好了似的,这家五块那家十块地凑钱。 王婶把攒着买猪崽的八块皱票子送来,赵大爷掏出准备扯布做寿衣的十二块,村长把儿子寄回来的汇款单押给乡里信用社。 赶在开学前三天,沾着汗味的零碎钞票堆成小山,老会计扒拉着算盘珠子数了三遍——三千零二十五块,比学费还多出二十五块。 医学院里的贺星龙活得像个影子, 别人下课去食堂打饭,他揣着凉馍馍往图书馆跑;同学周末逛商场,他蹲在药房门口抄药品说明书。 四年里没添过新衣裳,白大褂洗得发黄还接着穿。毕业那年,女朋友在省城医院给他谋了个实习岗,他却收拾行李要回村。老父亲举着扁担要打断他的腿:"全村勒紧裤腰带供出个大夫,可不是让你回来种地的!" 背着药箱回村的年轻人,在自家土窑洞外挂起"星龙诊所"的木牌。头半个月,来看病的都是些头疼脑热的小毛病,直到有天半夜,张家媳妇难产大出血。 贺星龙抓着接生手册就往山上跑,硬是靠着书上的图解保住母子平安。消息传开,四里八乡的乡亲开始翻山越岭来找"贺大夫"。 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里,总能看到个瘦高身影挑着药箱赶路。出诊路上摔进山沟是常事,有回被野枣树划破脸,血痂结了一个月才掉。 给孤寡老人看病从不收钱,遇上实在困难的,药费拿几个鸡蛋顶账也行。自家窑洞存不下粮食,父母把收成换了钱给他进药,老两口啃着腌菜帮子说:"娃干的是积德事。" 村里人渐渐咂摸出滋味:当年凑钱供出来的大学生,把命拴在了这片黄土地。谁家老人咳嗽两声,他比亲儿子来得还快;娃娃们见了他就喊"龙叔",兜里总揣着水果糖。 乡卫生所的老所长退休前,把用了三十年的血压计塞给他:"这物件跟了你,才算物尽其用。" 二十多年过去,当年的青皮后生熬成了两鬓泛白的中年人。卫生所从土窑洞搬进砖瓦房,药柜里摆着城里大医院才有的仪器。 十里八村的乡亲生了病,头一个念头还是"找贺大夫瞧瞧"。有记者来采访,问他后不后悔留在山沟沟,他搓着结满老茧的手笑:"当年要不是乡亲们凑的那三千块钱,我早回家种地了。如今能守着大伙儿过日子,值当。" (参考信源:新华网——25年、365天、24小时——村医贺星龙的坚守2025.2.7)
1996年,山西1小伙考上大学,学费3000元,家里翻箱倒柜也不足500元,
玉尘飞啊
2025-04-24 12:51:3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