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绥远,一名小战士在部队驻地拍下的珍贵照片。 这孩子也就十四五岁的模样,晒得黑不溜秋的,身上的灰布棉袄皱巴巴的,两条裤腿还用布条子绑得紧紧实实。 他脚上穿着露脚趾的布鞋,胸前却挂着一圈子弹袋,木壳子手榴弹在腰间晃来晃去。 你猜怎么着?这小家伙参军都三年了,比好些大人兵的军龄都长! 那会儿日本鬼子可嚣张了,纠集了好几万伪军,又是飞机又是大炮,气势汹汹要吞了绥远。 可咱晋绥军是谁?傅作义将军一声令下,弟兄们抄起家伙就跟鬼子干上了!红格尔图一仗打得最凶险,鬼子把山炮都架到阵地上了,炮弹像下雨似的砸过来。 可咱娃娃兵们呢?一个个猫着腰在战壕里穿梭,这边给机枪手压子弹,那边背着药箱往前沿爬,连伙夫老张头都抄起扁担放倒俩鬼子! 最提气的还得是百灵庙大捷。那天夜里零下二十多度,地上的雪都没到膝盖。 孙兰峰旅长带着敢死队摸黑爬山,这些娃娃兵们跟着大人兵一起,愣是用刺刀挑开鬼子的铁丝网。 有个叫虎娃子的小战士,才十二岁,抱着炸药包就往鬼子碉堡里冲,最后和五个鬼子同归于尽!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百灵庙的旗杆上重新飘起了青天白日旗,山脚下堆的全是鬼子的钢盔。 你说怪不怪?这些十来岁的毛孩子,哪来的这么大胆子?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好多人都是逃荒要饭的孤儿,鬼子一来,爹妈都死在刺刀底下。 虎娃子临死前攥着我的手说:“叔,我不怕死,我就想让鬼子知道,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 在大庙追击战中,有个叫铁柱的娃娃兵更神。他一个人摸进鬼子骑兵营,把马缰绳全割断了,二百多匹东洋马受惊狂奔,愣是冲垮了鬼子一个中队! 战斗结束后,铁柱从马肚子底下钻出来,怀里还抱着三挺歪把子机枪,把旅长都看傻了。 这些娃娃兵啊,平时看着跟普通孩子没啥两样,可一上战场就跟换了个人似的。 他们会趴在雪地里一动不动监视鬼子据点,会用草绳把伤员捆在身上爬着往回拖,还会把仅剩的半块窝头掰成小块分给战友。 有个叫英子的小姑娘,才十三岁,跟着医疗队在前线救伤员,鬼子的炮弹片把她耳朵都削掉了,她咬着牙愣是没哼一声。 绥远抗战胜利后,全国各地的慰问团像潮水一样涌来。 上海的学生们捐了一万件羊皮袄,延安的同志们送来了“为国御侮”的锦旗。 当记者问这些娃娃兵怕不怕死时,一个叫石头的孩子把胸脯拍得啪啪响:“鬼子不让咱活,咱就跟他们拼到底!” 如今再看这张老照片,小战士的眼神还是那么坚定。 他背后的土墙上,用白灰歪歪扭扭写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我常常想,要是没有这些娃娃兵,没有无数像他们一样的无名英雄,我们哪来的今天?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哦 别忘了点赞关注,我们评论区见!
1936年,绥远,一名小战士在部队驻地拍下的珍贵照片。 这孩子也就十四五岁的
田亿娱
2025-04-24 13:04:07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