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梁兴初将军被下放到太原一个化工厂劳动改造,一天他正在打扫卫生的时候,

牧童的娱论 2025-04-24 15:14:56

1973年,梁兴初将军被下放到太原一个化工厂劳动改造,一天他正在打扫卫生的时候,一名工人突然对他说:“梁师傅,我交给你一项任务。”   化工厂的宿舍楼前飘着淡淡的煤烟味,梁兴初裹紧了棉衣,拿着扫帚缓慢地在厂区小道上清扫着落叶。   他低着头,步子不紧不慢,动作里没有一丝将军的威风,倒像是一位普通的厂工。   这已经是他来到这里的第三个月了,自从那场特殊时期的风暴席卷而来,他被剥去了军装,褪去了荣誉,被安排到太原一家化工厂“劳动锻炼”。   起初,厂里的人对这个从部队下来的老头子还有些敬而远之,但日子一长,大家发现他脾气温和、说话幽默,也就慢慢熟络了起来。   他并不主动谈起过去,但工人们渐渐从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他的身份。   听说这位梁师傅以前是个大人物,是从战火中一路走来的老战士,有着一段段传奇经历。   于是,一有空闲,工人们便凑上来找他聊天,听他讲“当年打仗”的事。   这天上午,梁兴初刚扫完最后一段厂区边的小道,正打算去喝口水歇歇脚,忽然一个三十出头的工人走上前来,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梁师傅,我交给你一项任务。”   梁兴初一怔,扭头一看,是锅炉班的小王,这小伙子平日里最爱听他讲故事。“什么任务?”他笑着问。   小王凑近些,压低了声音:“您天天讲那些战斗故事,可不能就这么讲给咱几个人听啊,多可惜!   我琢磨着,您得把这些东西都写下来,出本书,留个纪念,也算是给后辈留下一点真东西。”   梁兴初先是一愣,随即摆摆手,“我这把年纪了,哪还写得动书,再说,这事儿不现实。”   “现实不现实不是咱说了算。”小王眼里闪着光,“可您得试试吧?要不然,这些事儿都带进土里去了,多可惜?”   这话在梁兴初心头点起了涟漪,他的确动过这个念头。   这么多年的戎马生涯,从抗战到解放,从南征北战再到朝鲜战场,多少鲜血与荣耀、牺牲与坚持,就这么被尘封,他也觉得憋得慌。   但现实太沉重,他以为这份心愿也只能埋在心底。   “我回去想想。”他低声说。   从那天起,梁兴初开始在下班后的夜晚,偷偷写起了回忆录。   他用的是工厂发的旧笔记本,字写得不算工整,但每一个字都像是他从枪林弹雨中带回来的。   他写自己在华北平原上的遭遇,写在小鬼子扫荡中一次次死里逃生,写着如何带着队伍翻越长白山,在风雪中与敌军周旋。   他写解放战争中夜袭敌营的策略,也写朝鲜战场上,如何指挥部队在美军飞机轰炸下艰难前进。   每写一段,他都要沉默许久,仿佛又回到了那片硝烟弥漫的战地。   写作的日子一天天过去,笔记本也积了厚厚一摞。   同事们得知后都替他高兴,不时有人借着“看稿”的名义送来纸张和墨水。   他的妻子,那个沉默寡言却无比坚强的女人,也默默地支持着他,每晚在昏黄的灯下帮他整理文字。   可惜天不遂人愿,某天夜里,有人举报了这事,厂里的一些领导担心“影响不好”,上报后相关部门来了人,带走了他所有的手稿。   那一晚,梁兴初在屋门口站了很久,一言不发。   “烧了。”他回头对妻子说,声音平静,“全烧了。”   那一刻,仿佛他又经历了一场战役,但这次不是胜利归来,而是满目疮痍。   他的妻子紧紧握住他的手,轻声说:“没事,咱还记得就行。”   几年后,特殊时期渐渐过去,梁兴初终于迎来了迟到的平反。   但那本属于他的书,始终没有问世。   直到他去世后,他的妻子才悄悄拿出一叠发黄的草稿,那是她偷偷誊抄的一部分内容。   她找到出版社,不求名利,只希望这段真实的历史能被世人记住。   【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0-07-20《“铁打的”虎将梁兴初》  

0 阅读:0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