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北京窝脖熟练地扛新婚嫁妆。这些北京窝脖确实有本事。他们一人扛重物要比两个人抬还轻松,还稳当。 在窝脖这一行当,“扛山”指代搬运家具,“走软镖”指运送瓷器,“接喜差”专指婚嫁物品运输。行内忌说“碎”“折”等字,改称“开花”“响堂”。 窝脖抬硬木家具需防磕碰,嫁妆抬盒讲究吉时不能落地,瓷器铺货的平稳性要求高。窝脖行走时需“眼观三步,脚踩七星”,保持每分钟90-100步的匀速,避免共振导致货物滑落。 1930年代前门有“窝脖帮”,入行需经三年考验:第一年练“顶功”(每日顶沙袋2小时),第二年学“捆扎”(72种绳结技法),第三年跟“老把式”实地行走。 1923年,溥仪搬运紫檀龙椅出宫,因忌讳太监触碰,特雇八大胡同窝脖儿王二愣。其用桐油浸麻绳捆扎,途中遇军队盘查,以“脖不离架,架不离地”规矩巧妙避过开箱。
民国,北京窝脖熟练地扛新婚嫁妆。这些北京窝脖确实有本事。他们一人扛重物要比两个人
世界通
2025-04-24 22:33:11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