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被打了为何不敢反抗?看到"美国华人挨打不敢还手"的话题,总有人轻飘飘甩出一句"膝盖长地上"。这种论调不仅无视美国社会系统性的种族压迫现实,更掩盖了华人在暴力面前选择隐忍背后的复杂困境。 美国30多个州实行的“不退让法”看似赋予公民自卫权,实际执行中却充满种族偏见。 当19岁华裔青年在亚特兰大枪击案中持械自卫并击毙凶手,却被媒体污名化为“暴力分子”时,公众才意识到反抗的代价。 还有2024年纽约辽宁饭店劫案,四个华人把劫匪打得缝了28针,结果自己也被起诉。法官说“自卫不能超过必要限度”,可劫匪拿着铁棍冲进来的时候,谁能精准计算反击力度? 更讽刺的是,2023年全美警察暴力执法致1247人死亡,其中非洲裔被击毙概率是白人的3倍,亚裔报案后立案率不足20%。法律这杆秤,从根子上就歪了。 2020年费城肯辛顿大街,中国小伙被毒贩当街打出血,警察来了只说“叫救护车”,因为他们知道,这里的毒贩比警局的枪还多。这种环境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是懦弱,是用屈辱换生存。 2024年数据显示,近六成亚裔面临种族歧视,华裔科学家申请科研经费的难度是白人的3倍。当生存都成问题,谁有胆量跟施暴者死磕? 就像南非华人自卫击毙劫匪被判无罪,那是因为当地法律明确允许持枪自卫,可美国呢?你敢掏枪,警察的子弹比劫匪的拳头更快。 更残酷的是,美国医疗体系的天价账单成为暴力受害者的二次伤害——费城华人小伙被打后仅叫救护车就花费300美元,急诊室等待三小时后仍未拿到明确账单。 更令人痛心的是,暴力受害者往往面临二次创伤,2022年旧金山华裔老人遭袭后,社区内部出现“受害者有罪论”,指责其“不该晚上出门”。 这些现实困境交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让华人在暴力面前陷入“反抗找死,不反抗等死”的悖论。 当有人用“膝盖长地上”嘲讽受害者时,他们看不到的是:在这个枪支泛滥的国度,一个手无寸铁的华人面对持枪暴徒时的恐惧;在这个司法不公的社会,一次自卫行为可能引发的灭顶之灾;在这个文化撕裂的时代,一次反抗可能导致的社区孤立。 真正需要反思的,不是受害者的隐忍,而是这个纵容暴力、歧视少数的社会系统。 信息来源:人民网 佛罗里达“不退让自卫法”遭质疑
特朗普和他手下,制造的这些假消息,如果继续下去,将会怎么样呢?讲一件2200多年
【2评论】【11点赞】
用户11xxx20
既然这样,为什么要润去?
iscking
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