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否应进一步上调? 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2018年提升至每

沁沁随心生活 2025-04-25 13:31:24

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否应进一步上调? 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2018年提升至每月5000元之后,近年来多次引发是否需要进一步上调的讨论。 结合2025年的权威研究与政策分析,当下不宜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从深层次的原因来讲,国际比较表明当前的标准并不低,以“基本减除费用与平均工资比值”来衡量,中国非私营单位为0.49,私营单位达到0.88,明显高于OECD国家。 现行制度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可能会因为起征点的提高而被弱化,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高收入者仅占申报人数的1%,却贡献了超过50%的个人所得税;前10%的高收入群体贡献了九成以上的税收,如果提高起征点,中高收入者减税的效应会更加显著,低收入者则无法受益。同时,目前超过七成的纳税人无需纳税,实际纳税者中60%适用3%的最低税率,进一步提高起征点可能会使纳税人的比例下降,从而导致税基过窄,难以支撑公共服务支出。 在时代背景与政策调整方面,现行起征点已经涵盖基本生活需求,5000元的标准是综合考虑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抚养人数、CPI指数等因素后确定的,通过专项附加扣除实现了差异化减税。 我国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长期处于较低水平,2022年仅为8.3%,远低于发达国家以及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如果提高起征点,可能会进一步缩小税基,削弱个人所得税作为收入分配调节工具的财政支撑能力。 不过,存在替代性的优化路径。可以完善专项附加扣除,通过动态调整教育、医疗、养老等专项扣除标准,更为精准地缓解特定群体的负担;强化对高收入者的监管,加强在资本利得、财产性收入等领域的征管,避免税负转嫁到工薪阶层。 综上所述,当前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在保障基本生活、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已经发挥了实际的效果,进一步提高起征点可能会损害财政的可持续性与税收的公平性。 未来的改革应当聚焦于专项扣除的优化与对高收入者的监管,而非简单地调整起征点。 直接税意义 税率提高 个税减除费用 完税收入 税收形式 企业税d 个税清缴报告 节税降本 个税规则

0 阅读:45
沁沁随心生活

沁沁随心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