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某小区,楼上楼下住户之间斗气,长年开震楼器咚咚咚,无辜邻居遭殃,7楼失联,8

小情聊社会 2025-04-25 14:34:33

广州某小区,楼上楼下住户之间斗气,长年开震楼器咚咚咚,无辜邻居遭殃,7楼失联,8楼搬走,9楼带妻儿住同事家,6楼,10楼同样受影响,有家不能回。 事件回顾:这事儿还得从2021年说起,广州黄埔区某小区的7楼和8楼两家邻居因为噪音问题杠上了。7楼觉得8楼晚上动静大,走路、拉椅子、洗澡声吵得睡不着,上门理论几次没谈拢,矛盾越积越深。 到了2022年,7楼直接祭出“震楼神器”,一种能通过震动制造噪音的设备,每天“咚咚咚”地报复8楼。 可问题是,这震楼器一开,遭殃的不只是8楼,整栋楼都跟着倒霉。6楼的龚阿姨说,声音像“空调外机,响一分钟停两分钟”,吵得人没法休息。10楼的王阿姨和老伴也被折腾得够呛,晚上睡不好觉。最惨的是9楼的支先生,明明跟这事儿没关系,却被噪音逼得带着老婆孩子“逃难”——每天晚上洗完澡,拎着衣服书包去同事空置的房子里睡,跟逃荒似的。 8楼住户连先生一开始还硬扛,后来实在受不了,干脆搬走了。他说自己试过缠布条减少桌椅噪音,甚至自掏腰包给7楼修漏水,但7楼还是不依不饶。 如今,8楼搬了,7楼直接“失联”,电话不接、调解不去,留下整栋楼的邻居在噪音里煎熬。 这邻里矛盾,不能让无辜者买单啊。明明是两户人的矛盾,最后却让整栋楼的人“陪葬”。 震楼器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本质上就是“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的极端报复行为。 法律能管不住“震楼器”吗?虽然《噪声污染防治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都规定制造噪音扰民违法,可现实中取证难、执行难。警察来了,7楼不开门;法院起诉,又没直接证据。 调解成了死循环,街道、物业、派出所调解了无数次,可7楼根本不露面,8楼搬走后也不想再掺和,没有强制手段,调解就成了空谈。 苦了无辜邻居,像支先生这样的,明明没做错什么,却要承受最直接的伤害,他们不能强行拆了7楼的设备,只能自己想办法躲。 有网友就说:“6楼、9楼、10楼真是倒了血霉……要我说,8楼当初要是肯装个静音垫,7楼也不至于这么极端。邻里之间,退一步海阔天空啊!” 楼房就这一点不好,隔音差,万一再遇到一个邻居奇葩,那就是地狱,能借同事的房子住,还算好的,要是没这条件,难道要去睡大街? 这场震楼大战没有赢家,7楼和8楼两败俱伤,无辜邻居跟着遭殃。如果当初7楼能好好沟通,8楼能注意点动静,或许就不会闹到今天这地步。 可惜,现实没有如果。现在,大家只希望相关部门能强硬点,别让“震楼器”继续祸害人了。

0 阅读:42
小情聊社会

小情聊社会

关注我